於騰洋
一些黨委主體責任缺失,管黨治黨不力。有的被查處的高級領導干部在懺悔中甚至說,自己基本上沒有黨的觀念,從來沒感覺到還有黨的組織存在。這些問題都反映出,管黨治黨、重構政治生態的任務相當艱巨。(3月1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作為官員沒有黨的概念,這份“放鬆”不僅讓人害怕,更讓人深思。試想,一名黨員干部居然“麻木”到連黨組織的存在都感覺不到,這意味著什麼?在被私欲“攻陷”的官員面前,什麼黨紀國法早已拋諸腦外,剩下的隻有自己、自己、還是自己。
顯然這種“找不著北”的錯覺,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長期“悠閑”的執政常態,令其把自己拍板和集體決策合二為一,慢慢地在其眼裡,國事成了家事,家事成了“國事”。於是,權力在“裸奔”中失范,為人民服務在以權謀私中淪為空談。
好在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政府,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兩年多來,“老虎”、“蒼蠅”紛紛落馬,對貪腐行為起到了極大的震懾。
但從此高官的這番言論來看,腐敗之所以難以短期根除,其根本原因在於一些領導干部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甚至是眼中、心中根本就無黨,也足見,腐敗問題積弊之深。
思想上的事,當從思想做起。若讓黨員干部思想上位,心中有黨、敬黨、畏黨,就得從執行制度始,讓說好的黨紀國法、該有的監督各司其職,徹底讓官員找回該有的“感覺”,而不是一味打制度缺失的板子。
其實,我們不缺少制度,缺少的是對制度的堅守。《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中明確了黨員干部的52個“不准”,規范了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潔從政行為。而現實查處的腐敗官員,又無一例外的違反了這一准則,這說明什麼?我們的日常監督缺失太厲害,需要補的課太多,尤其是對“一把手”的監督。
在給權力編織更細更密新“籠子”之際,原有的規范也要有所作為,雖不求有釜底抽薪之效,但最起碼在黨員干部心中不能“沒有黨的觀念,感覺不到黨的組織存在”。
相關專題 |
· 於騰洋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