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生
2012年以來,我省著眼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眼於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著眼於回應人民群眾對道德建設的強烈訴求,以老百姓普遍接受的“善”為切入點,在全省開展了“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活動,大興互助、誠信、敬業、節儉、孝敬之風,著力增強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認同和行動自覺。(據《河北日報》)
現實中,很多地方開展活動往往是一陣風。有的蜻蜓點水,水過地皮濕﹔有的則是虎頭蛇尾,成半拉子買賣,開始轟轟烈烈,之后默不作聲。他們都是為了賺取政績,為了開展而開展。而“善行河北”自從2012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4個年頭了。一個活動持續開展多年,實在難得。由此可見,河北省把“善行河北”當成了事業來干,而不是賺取政績的台階與手段。如果只是賺取政績,那麼活動開始的那年就可以結束了,要知道2012年在中央部署下,已經召開過“善行河北”的經驗交流座談會。
時勢造英雄,順勢而為,活動才能有聲有色。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精神生活的發展滯后。以至於,一些人價值觀跑偏,人生觀變色。“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一切向錢看”等思想泛濫。以至於小悅悅悲劇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而且看到老人跌倒后,到底扶不扶也成了社會問題。誠信缺失,人與人之間多了猜疑,少了信任。專家被稱為“磚家”,教授被叫做“叫獸”等等。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醫治社會病,還需慢慢調理,“善行河北”活動就是河北省對這些社會病開出的藥方。
一項活動,之所以持續不間斷的開展數年,而且還在轟轟烈烈的開展,是因為隻有這樣善行的種子才能在人民群眾中扎下根。若只是短短數天,或者是數月,活動不可能深入人心,不可能得到廣大群眾參與與擁護,不可能打造出如此具有影響力、號召力的文化品牌,不可能刮起如此強勁的善行的旋風。當然,也隻有在群眾中扎根,活動才能汲取更多的營養。而且根扎得越深,“善行河北”才能枝繁葉茂,才能碩果累累。
一劑藥堅持吃了4年,“善行河北”是以小促大,從點滴做起,久久為功行大善,當前,症狀明顯好轉,燕趙大地涌現出了一批好人,形成了一批具有河北特色、燕趙特點的善行品牌,打造出了一批拳頭產品。“善行河北”走的是群眾路線,群眾廣泛參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來源於群眾,並影響著群眾。“善行河北”沒有高上大、遠虛空,善行並不是不食人間煙火,而是來自群眾身邊的事,有群眾基礎,群眾認可。
“善行河北”獨樹一幟,別具一格,每一個故事,都來自於“民間”。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普通與平凡,適合大眾口味,但營養豐富,影響力巨大。她的影響力不僅是在河北,更影響了全國。善行不僅僅是做好事,當好人。當前依然在不斷豐富著“善行河北”的內涵與外延,不斷影響著群眾的工作、生活與學習,改變著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
“善行河北”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做到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無縫對接。“善行河北”不斷升華,不斷深化,不斷拓展,不斷外延,相信“善行河北”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善行河北”的意義越來越豐滿。
相關專題 |
· 老兵808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