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植尹
“神州萬裡同懷抱,共祝願祖國好,祖國好……”當李谷一現場唱響《難忘今宵》,當網民上傳的清唱微視頻在1號演播廳大屏幕上同步播放,中央電視台2015年春節聯歡晚會精彩落幕。四個半小時,這頓准備了半年的文化年夜飯,陪伴著電視機前的億萬家庭,從甲午馬年邁進乙未羊年,細數快馬加鞭逐好夢的中國道路,暢想幸福洋溢又一年的文明新篇。
銘記根脈:在我們的節日傳承文化基因
春節,我們的節日,闔家團圓的日子。2015年春晚,鏡頭繼續對准天南地北中國人,聽他們講自己名字的故事、看不同人家在春聯前團圓,看一個個家庭和漢字的機緣……關於親情、團聚、傳承,一道道開胃小點,一次次讓觀眾幸福含淚。
讓人記住文化根脈的,還有一個個節儉而不乏技術含量的歌舞節目。無論是唱出自強民族傳說的《中華好兒孫》,還是舞出武術魂的《江山如畫》﹔無論是融入全息成像技術的《蜀繡》,還是展現傳統雜技風採的《青花瓷》﹔無論是充滿創意的流行歌曲和京劇混搭,還是純粹自然的戲曲聯唱,都為觀眾奉上了美輪美奐的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菜。
《鄉愁》《回家的路》《當你老了》……一首首回歸鄉土、回歸初心的中國好歌曲,撥動游子心弦,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點贊文明:用中國好人故事傳遞正能量
“不用污點演員、不用媚俗節目。”春晚導演哈文的這條紅線,確讓國人收獲了營養更豐富的“雞湯”。
2015年春晚,主持人介紹了一位坐在觀眾席上的好人:內蒙古包頭退休工人朱清章,31年不離不棄,終於喚醒癱瘓的養母。2011年,朱清章當選第三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
全國道德模范自2009年至今已評選了四屆,每年都有來自各地的全國道德模范代表受邀進京上春晚,通過主持人的介紹和採訪,億萬百姓認識了這些中國好人。
“不以善小而不為,一滴水也能映出四海五洲……”孫楠演唱的歌曲《搭把手》,作為2014年發布的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主題歌早已流傳。《小棉襖》《車站奇遇》《一定找到你》《社區民警於三快》……在馮鞏、潘長江、郭冬臨、孫濤等春晚老面孔的小品作品中,基層百姓、一線民警、空巢老人、社區人家輪番上演著中國家庭的精彩故事,“做一個好人”台詞屢屢出現,讓一次次爆笑也充滿了正能量。
諷刺不文明,不吝筆墨。針砭時弊的語言類節目堪稱今年春晚的麻辣火鍋。相聲《我忍不了》,話鋒直指國人旅游、出行等公共場合不文明行為﹔小品《投其所好》,生動演繹機關中溜須拍馬等不正之風﹔相聲《這不是我的》,則形象刻畫了貪污腐敗的扭曲心態。這些作品,讓人們在忍俊不禁中意識到,講文明樹正氣當從自己做起。
歌唱夢想:為行進的中國道路加油鼓勁
文藝如何為時代放歌、為人民放歌?作為文藝工作座談會后的首屆春晚,節目組推出了“共筑中國夢,家和萬事興”的春晚主題,也推出了一道道頗具中國味道的拿手菜。
春晚舞台上,《時代的勇氣》《把心交給你》等一批新創作的中國夢主題歌曲相繼亮相,《天間人河》《絲路》等歌舞作品,生動演繹了一帶一路戰略、南水北調工程等2014年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大事件。
習近平主席和老百姓手牽手的畫面組成的MV,沙畫藝術描繪的絲路風光,遼寧艦上回聲嘹亮的拜年……為了讓宏大題材接地氣,讓主旋律成為新的文藝時尚,2015年央視春晚無疑為文藝創作樹立了典范。
一年又一年,開門辦春晚、創新辦春晚、節儉辦春晚。2015年央視春晚精彩落幕,而屬於文藝的美麗春天,屬於中國人的精彩故事,才始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