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批評與自我批評貴在及時

趙艷生

2015年02月13日14: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2014年12月26日的河北省委常委民主生活會上,各位常委之間開展了嚴肅坦誠、辣味十足的相互批評,即便對省委書記周本順、省長張慶偉也照樣火力不減,讓人冒汗。(據2月12日《人民日報》)

人無完人。在辣味十足的民主生活會上被批評,的確能讓人臉紅、出汗。但是民主生活會的辣味也如同吃辣椒,吃的時候辣,吃過以后一段時間,就沒有感覺了。而且,即使批評再辣,挺過去也就沒事了。沒了辣味,汗落了,臉色也就恢復如常。所以,筆者認為批評與自我批評不能僅在民主生活會上。

眾所周知,自我批評是對自己的反思,查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一年一次民主生活會,一年自我反思一次,若發現問題也就已經有點晚了。早一分鐘發現自己的問題,早一分鐘自我修正,這樣才不至於跑的太偏,才不至於出軌。這就像駕駛汽車,眼睛要時刻緊盯著前方,發現偏離,要立馬修正方向,否則就會跑出道路,導致車毀人亡。聖賢之人“日三省吾身”,咱共產黨人雖不是聖賢,但也應時常省一省。

周本順書記自我批評,他對反腐敗存在錯誤的認識,這種錯誤認識是極其危險的。反腐敗懲治力度大了,振動大只是對腐敗分子,而對清廉的干部和普通百姓來說是好事。而且對聽到的部辦委局、地市黨政主要領導的反映,只是正面要求。有反映不調查就是姑息,即使嚴肅提醒也不行。隻有調查才是對黨的負責,也是對干部的負責,調查之后才能証明其是黑是白。試問,如果嚴肅提醒能解決腐敗的問題,那中央和各級黨的組織,隻要宣傳部就行了,也就沒有必要再保留紀委了!

有錯誤的認識定會有錯誤的行為。作為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掌舵者,錯誤的認識多存在一天,對嚴肅黨的紀律,對河北省反腐敗工作就會多一天的阻力。王岐山書記說過,當前解決“不敢腐”,治標是在為“不能腐”、“不想腐”的治本贏得時間。反腐敗本身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一天時間雖然看似不長,但是一天時間,不要說一天,有可能1分鐘就能決定戰爭的勝負。還好本順書記在民主生活會前認識到了自己存在的這種錯誤思想。

而且,俗話說“醫者難自醫”,隻靠自己反省,自我批評是發現不了自己身上隱藏的一些問題的。查找問題,必須對全身進行一次體檢,這就要借助外力來檢查。“批評”就是依靠他人來給自己檢查身體。一年一次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這個時間有點長。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黨政干部個人也是如此。特別是“病來如山倒”,所以黨政干部不僅要常自省,而且要常“體檢”,這樣才能避免小毛病引發大問題。

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自我批評,都不能僅僅是在民主生活會上。班子成員之間,要一年365天,全天候無死角的相互掃描體檢,發現同志存在問題,就應該及時“拉袖子”、“扯衣角”,進行提醒,進行批評。不僅是班子成員,黨政干部也要能隨時接受普通黨員和普通群眾的批評。批評是對同志最大的幫助,這比平時“抬轎子”、“唱贊歌”要更有意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老兵808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