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子虛房烏有稅,偷繳個稅好過年

江宇

2015年02月05日15: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江蘇省灌雲縣下車鎮村民朱恩明在城裡買了一套二手房,可是當他拿著購房合同和發票去地稅大廳繳納契稅的時候,卻被工作人員告知其名下已有一套價值500萬元的房產。記者根據房地產交易契稅表上的信息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房源是假的、賣方單位是虛擬的、買房人的身份是盜用的。朱恩明多次向鎮政府討要說法,財政所工作人員不經意間透露出“我們是為完成上面任務”的內幕。(央視網 2月4日)

名下平白無故多了一套價值500萬元的房產,在別人眼中,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但對於當事人朱恩明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一來,這套價值不菲的房產並不屬於自己所有,何況房源和賣方單位皆是子虛烏有,顯然個人信息已經被泄露﹔二來,由於名下已有房產,朱恩明在城裡辛苦打拼20余年買的房子,卻將面臨繳納更高契稅或難以落戶的尷尬境地。

子虛的房,烏有的稅,“鬧劇”因何而起?記者調查之下,真相呼之欲出,那就是為完成政府的稅收任務。近年來,地方政府為完成稅收任務,可謂花樣百出。早在2013年,媒體就曝光江蘇省蘇北地區部分鄉鎮政府迫於稅收任務壓力,直接從民間高息借錢。如今灌雲縣又自掏腰包交稅,此番行徑似乎太過荒唐,也令公眾費解。

其實不然,這樣的“荒唐劇”在外行人看來啼笑皆非,卻是基層地方政府完成稅收的通行方法。一方面,地方政府通過“買稅”、“引稅”等行為,繳納契稅至國庫,再通過各種稅收返還或優惠政策的形式把錢“轉”出來,地方政府完成了稅收任務,“出資者”也沒有任何損失,甚至與基層政府建立起“深厚友誼”,“你好我好大家好”之事,何樂不為?另一方面,基層地方政府稅收完成指標往往與領導政績挂鉤,也與工作人員工資獎金、績效考核等直接相關,在利益驅使下,即便“無法完成”的任務,也在領導干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運作之下,“必須完成”無可厚非,“超額完成”、“提前完成”更能獲取更多利益,自然爭先恐后為“利益”而謀、為“任務”而動。

不得不說,諸如“冒用身份買房”完成稅收的行徑,其本質上就是一種“政績造假”。從稅收指標上看,地方財政經濟“殷實”,可實際上不過是“數字造假”堆砌起來的虛假繁榮。如此“打腫臉充胖子”,真不知究竟完成了誰的任務?又鼓了誰的腰包?最終能否讓百姓富裕?

答案毋庸置疑,虛假的稅收增長,既不會給老百姓帶來任何實惠,也讓基層干部熱衷於“政績造假”,不花心思搞發展,卻耍手段造“數字”,久而久之,地方經濟財政勢必積重難返,給整個經濟運行帶來安全隱患。

就此事件而言,那子虛烏有的500萬房產,隻有薄薄一頁紙的購房合同,且並不符合規范標准,也沒有購房發票,如此輕而易舉就通過稅務部門審核正常申報契稅,那層層把關的審核也不過是走走形式罷了。在以“稅收指標”來標榜政績之下,監管恐怕也樂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筆者想來,冒用身份買房完成稅收的行為,並不會是孤例。這樣的“政績造假”苦了群眾、坑了干部、害了國家,必須嚴打這股歪風。要對基層政府和領導干部的政績觀念進行糾偏,徹底鏟除“政績英雄”,相關部門要及時發現、嚴肅懲處這種背離經濟運行規律、脫離法治軌道另搞一套的完稅行為,進一步規范權力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同時,還應完善稅收征收管理辦法,探索符合當地經濟發展實際的稅收指標,讓稅收回歸“依法征稅、應收盡收”的軌道。此外,還要強化征稅信息公開、加強稅收監管審核,讓稅收真正“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