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面試難解“老無所依”困局

高婧

2015年01月30日15: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昨天,《河南商報》報道六旬老人招“女兒”一事引發熱議。有網友關心,也有網友質疑。昨天中午,河南商報記者再次來到老太太家探訪,她稱,招閨女是為養老,但因為擔心受騙,兩年多來“應聘者”超過100個,也沒有遇見合適的。(1月28日 大河網)

父母最大的感傷,莫過於看著家裡孩子的生活跡象一點點消失,陽台上不再晾著他的衣服,飯桌上少了一副碗筷,聽見有人在身后喊爸媽猛然回頭卻只是茫然張望……作為老人,不怕物質上的清貧、生活上的窮苦,最怕的是子女忙於工作而疏於陪伴。

然而,對於一生無兒無女的鄭州老太來說,沒有人丁興旺的幸福美好、兒孫繞膝的快樂歡愉,有的只是多年陪伴在腦癱老伴床邊的孤苦無依,盡管衣食無憂、財產充裕,“老無所依”的困擾、精神世界的蒼白,仍如針尖一般刺痛著老兩口的心。如此看來,“招聘女兒”確實無可厚非,然而以四套房產作為招聘“薪酬”,這樣真的好嗎?

事實証明,答案是否定的。一者,老太一生治病救人,傾其所有創造的四套房產,市場價值至少也達百萬之巨,如此“慕名而來”的“應聘者”自然很大程度是被豐厚的“薪酬”所吸引,不排除詐騙嫌疑﹔二者,簡單的一次“面試”並不能體現出善良、勤快、孝順等多層面品質和道德,老太的“招聘”方式也存在弊端﹔再者,親情並非明碼標價的商品,父母與兒女之間的情誼也遠不止誰照顧誰這麼簡單,老太的做法雖無奈卻也“天真”。

無論是空巢老人零租金尋找合租女孩,還是醫師老太面試“繼承者們”,都折射出我國老齡社會“老無所依”的困局以及公共服務中“精神贍養”的短板。要想走出困局,絕非一次面試、幾套房產就能解決,當務之急還要從完善養老方式、豐富精神生活、關愛邊緣群體等多方面入手,在致力於解決經濟困境的同時也不可將精神生活置之不理,要多多關注空巢老人、失獨老人、孤寡老人的情感需求,讓他們在懷著輕鬆快樂的心情步入老年,真真正正地頤養天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