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鏟除“廢墟涂鴉”的罵聲別失去了理性

天澤

2015年01月27日14: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日,在上海康定路600弄,一處正施工的拆遷工地就被留下了諸多涂鴉作品,兩位中法藝術家,通過描繪本土化人物形象,走紅網絡。然而,精美涂鴉一夜之間又遭鏟除。官方說是出於安全,學者卻建議多些包容。涂鴉藝術是去是留?(1月26日 新華網)

涂鴉,顧名思義是一種涂寫藝術,經常出現在一些公共建筑的牆上、公園的石頭上,因個性張揚被人形容“不羈”。近日,上海一處正施工的拆遷工地上就被人留下了涂鴉之作,出於安全考慮,官方將其鏟除。然而,一些人認為鏟除“廢墟涂鴉”是對文化的踐踏。可是,在筆者看來,反對鏟除“廢墟涂鴉”的聲音並不理性。

“廢墟涂鴉”確實存在安全隱患。一方面,從拍攝的照片來看,涂鴉牆周圍遍布亂石和鋼筋,牆體也已破口,危險性顯而易見。另一方面,“拆遷工地危險,閑人免進”是最起碼的安全常識,“廢墟涂鴉”走紅致使民眾紛至沓來,更增加了安全隱患。要說以增派志願者、規劃安全區域等方式保留涂鴉之美,未免太不現實。

此外,涂鴉是破壞社會環境的犯罪行為。按照我國《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城市建筑物、設施以及樹木上涂寫、刻畫。很明顯,在正在拆遷的牆體上涂鴉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

話說回來,此處的“廢墟涂鴉”的確有些文藝范兒。藝術家的生花妙筆讓拆字下的憂傷娓娓道來,勾起了城市的記憶。但保証民眾的生命安全是政府部門的重要職責,鏟除“廢墟涂鴉”也並無不可。畢竟關於這方面血的教訓太多,政府部門怎能眼睜睜地看著民眾再次面臨生命威脅?

關於鏟除“廢墟涂鴉”的議論讓我們看到了民眾對藝術的追求。當生命安全遇到文化需求,在首選生命安全的同時,也別忘了給文化需求一點生存的空間。筆者認為,鏟除“廢墟涂鴉”維護了公共安全,但也應該給涂鴉一塊“自留地”,使其能在允許的地方更好地展現城市的文化魅力。隻有這樣,才更能體現公共職能的民生關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