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春深
十八大后,反腐大戲一幕幕精彩上映,好戲連台。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剛剛閉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撼動朝野,威震八方。2015年的這一篇兒就這樣徐徐拉開了大幕……
六大信號也好,四個要求也罷,通篇看下來,兩個字最為搶眼——“問責”,今年的反腐大戲看什麼,關鍵就看“問責”。
問責一個,警醒一片
前不久有文章說,反腐敗給老百姓的感覺是上熱、中溫、下冷,中央紀委的工作如火如荼,到了基層卻不溫不火,群眾呼吁從上到下傳導壓力,解決老百姓身邊的“蒼蠅扑面”、“小官巨貪”種種問題。
傳導壓力靠什麼,靠問責。沒有問責,責任就落實不下去。工作推進,以上率下,一級帶一級,誰不抓,誰抓得不好,就要問責。問責問好了,壓力就傳下去了。問責一個,必能警醒一片。導演、舞台、劇本大綱都准備好了,等的就是主演。
問責,要讓主體責任沒的推、沒的脫
習近平總書記對今年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提出的4個重點要求中,“嚴肅責任追求,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首當其沖。這是工作的“牛鼻子”。對主體責任,不管不問,就是背叛和放棄。在這個問題上,沒的推,沒的脫,黨章規定在那裡,權力就意味著要擔當責任,推不掉也脫不下。
腐敗重災區的主要負責人要被問責。山西就是前例,塌方式的腐敗,最終省委領導班子調整,主帥易人。黨委書記,既然是班長,就是黨風廉政建設的第一責任人,不要認為反腐敗就是紀委書記的事,班子出了事,書記要負第一責任。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獨善其身”絕對不好使。
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好人”要被問責。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童名謙在衡陽賄選事件中的玩忽職守導致違紀犯罪,當地人說,童名謙不擅權,也不管事,一語中的,這種“不管事”就是裝糊涂,就是麻木不仁。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員如果不能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就要被嚴肅問責。
此外,巡視發現問題整改不力的要被問責,不能堅持長效糾“四風”的要被問責,管不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也要被問責。
問責,紀委“who can who up”
對紀委,就是要落實監督責任。要求很明確,忠誠、干淨、擔當,六個字描繪出捍衛黨紀的衛士隊伍該有的形象。監督責任落實得不好,一樣要被問責。
兩個方面,一個是不能不干事,尸位素餐者、碌碌無為者得讓位,敢抓敢管的誰行誰上,不行別上,該調整的調整,該撤換的撤換。履行監督責任不力的,堅決問責。
另一個是嚴防“燈下黑”,跑風漏氣者,以案謀私者,就是跟腐敗分子狼狽為奸、沆瀣一氣,更要被問責。2014年,全國各級紀檢監察干部有1575人因違紀違法被查,這就是從嚴管理、從嚴監督的體現。
過去的一年,反腐成績單讓世人矚目,干部群眾都聚焦在紀委新一年怎麼干。不干不行,干得夾帶私貨也不行,壓力就是動力,堅持才能勝利。
2015年,問責將更突出更重要,反腐大戲將更精彩好看。棋到中盤,妙招好招頻發,步步蘊藏殺機,且看黨中央、中紀委如何步步為營,看貪官污吏如何步步驚心。
相關專題 |
· 聚焦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