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補貼淪為“唐僧肉”,監督機制在“空轉”

蘇立波

2015年01月14日17: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家電補貼、生豬補貼、柴油補貼等多項國家補貼涉及生產生活的多方面。然而原本是對重點扶持領域的傾斜政策,卻成為部分地方官員眼中的“唐僧肉”,“荒唐”套取國家補貼手段層出不窮。巨量資金被層層截流中飽私囊,如何砍掉伸向財政補貼的“黑手”?(1月13日《北京青年報》)

廁所裡面能生財,病死豬肉可圈錢,死人常領低保金,水利工程是財源……不要以為這是天方夜譚,這是真實發生的基層官員套取國家補貼的“奇葩”手段。看似笑談的荒唐故事更讓人唏噓不已,緣何地方腐朽“蒼蠅”頻頻邂逅民生補貼資金?緣何惠及民生的國家紅利卻“基因突變”,淪為貪心鄉官的“盤中大餐”?當基層監督機制陷入“空轉”怪圈,誰又來守護政府傾注心血甚多的“民生蛋糕”?我們亟待撐起制度保護傘,讓國家補貼運行在科學規范的“陽光渠道”上!

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剖析基層官員套取補貼亂象,不得不承認,監督機制上的先天羸弱導致民生補貼金變為個別官員眼中“肥肉”。隨著國家隊農村等資金撥付力度不斷增加,鄉鎮干部、村干部的權力也愈發增強,甚至出現個別干部“黨、政、財”三權獨攬,然而相應的監督機制卻沒有緊跟上時代的步伐,權力集中遏制了內部質疑的聲音,“不得不低頭”的補貼對象“敢怒不敢言”,因擔憂舉報不成反被取消補貼資格而忍氣吞聲。個別上級監督也存在流於形式、上下勾結等問題,一些別有用心之徒便鑽了制度空子,大快朵頤地吸食著“民生蛋糕”。

官員套取補貼無疑是職務之便下的“割肉揩油”之舉。此類貪腐行徑與以往略顯不同,打著執行國家有關政策的旗幟下,借政策之名層層盤剝克扣,將原本的惠民之舉操作為謀取私利的平台。在違法性腐敗空間被極大擠壓后,此類政策性腐敗有所抬頭,“精心打扮”后的制度性腐敗貌似合情合理,本質上卻與政策初衷背道而馳,如果不及時剎掉這股歪風邪氣,不單寒了人民的心,更讓群眾誤解國家惠及民生的好政策。

民生補貼的“跑冒滴漏”現象直接緣於程序制度失之於寬,其根源則是對權力的約束性力度不足。財政補貼絕非人人都可分一瓢羹的冤大頭,而是分分錢用在刀刃上的民生專款。國家補貼資金本意在於扶持弱勢而重要的產業,是雪中送炭的“救急錢”,絕非錦上添花的“多余錢”。對其運用,必須做到筆筆資金“出師有名”,張張鈔票落實到位,嚴防出現“雁過拔毛”的衙門作風。

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對於民生補貼資金的監管,僅憑政府自身的制度建設仍力有不逮,更需發揮更多基層力量,拓展群眾舉報、上訪渠道,真正完善套取補貼者嚴懲、重懲機制,隻有這樣才能真正讓暖人心的民生補貼資金流入弱勢產業的血脈中、流入弱勢群體的心田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