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習近平反腐敗“四點要求”傳遞啥信號?

鄭端端

2015年01月14日08: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3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保持高壓態勢不放鬆,查處腐敗問題,必須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鬆。(1月13日 人民網)

十八大以來,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帶領下,我們黨的反腐敗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此次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習近平更是提出“四點要求”為下一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注入“新動力”,描繪了新的“路線圖”,體現了我們黨對腐敗現象零容忍的態度,表明了腐敗沒有“特區”、反腐敗沒有“禁區”。

嚴肅追究不動搖。落實黨委主體責任,是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牛鼻子”,是對各級黨組織政治覺悟、黨性觀念、紀律意識、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在各級黨委(黨組),各級黨委(黨組) 要深入開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黨委書記要把黨風廉政主體責任真正扛在肩上,作為分內之事、應盡之責,堅持問題導向,著力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各負其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同時要健全機制,嚴肅追責,注重實效,對發生重大腐敗案件和嚴重違紀行為的地方、部門和單位,嚴格實行“一案雙查”制度,既要追究當事人責任,又要倒查追究相關領導責任,真正做到有錯必究、有責必問,不斷增強責任制的威懾力。

執紀監督不鬆懈。作風不是小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於一役。整治“四風”問題,就要從群眾反映最強烈、隱患嚴重的地方改起,下猛藥、出硬招,就像“敲釘子”那樣一敲到底,一以貫之,常敲不懈,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為營,有板有眼,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狠勁,動真碰硬,嚴明責任和紀律,繃緊作風建設這根弦,對“四風”形成更加高壓的態勢,既查處頂風違紀搞“四風”的直接責任者,也要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人進行追責。同時健全各項制度機制,扎緊制度的籠子,用剛性制度防范作風問題的反復,鞏固好的作風,祛除“不正之風”,從根本上震懾和剎住歪風邪氣,真正把整治“四風”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抓出實效。

高壓反腐不妥協。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任務。中國的反腐敗斗爭要有靜氣、不刮風,不搞運動、不是一陣子,要善於抓住核心要害,緊盯風險點,牽住牛鼻子,因地制宜、有的放矢,雷厲風行,要抓得牢,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我們要堅定決心,保持高壓反腐不妥協,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對於那些面對黨紀國法視而不見,我行我素,不論地位有多高、職權有多大,堅決嚴懲,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腐敗如同野草,它會滋生蔓延,要強化制度建設,通過體制創新來逐步消除管理的“盲區”和“死角”,唯有長期性的拒腐防變,清除權力濫用的縫隙,不給“權力尋租”者以機會,才能保持黨的純潔性和肌體健康。唯其如此,反腐敗工作才不會陷入“運動式”、“一陣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泥潭。

制度創新不間斷。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化紀律檢查體制改革,要緊盯當前形勢和任務,遏制腐敗蔓延勢頭,對腐敗保持高壓態勢,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黨委和紀委的監督,推動紀委雙重領導體制落到實處,堅決杜絕“燈下黑”,著力彌補權力制約監督不力的制度缺陷,進一步限制權力施行的范圍,讓權力關進制度之內,充分保障公民的批評權、監督權,真正防范腐敗行為和壓縮腐敗發生的空間,努力構筑促使領導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通過體制創新改革,真正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使每個黨員敬畏黨的紀律,把黨的紀律印在腦海裡、心目中,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反腐敗的實際成效,看到腐敗問題的存量在減少,看到黨風政風在好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