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生
近日,哈爾濱市“1·2”火災事故及雲南古城樓“1.3”火災等兩起火情引發國內各地對火災隱患的集中排查高潮。南海網記者隨后走訪海口市人流密集的得勝沙路及忠介路步行街。在得勝沙路記者發現,該街道上的消防通道兩頭被欄杆封堵,消防通道形同虛設,一旦有火情發生消防車無法進去滅火,商戶和住戶消防安全無法保証。(據1月5日南海網)
不排查不知道,一排查嚇一跳,海口人流密集的得勝路及忠介路步行街的火災隱患真是讓人步步驚心!不發生火災則以,一旦發生,后果將或如哈爾濱“1·2”火災事故那樣不堪設想。然而,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這兩條路的商戶和居民,在這巨大安全隱患面前,卻依然展現出了一“騙”繁榮與和諧。
人們常說聰明的人不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智慧的人能吸取別人摔倒的教訓,讓自己在人生路上從不摔倒。哈爾濱由於消防通道被堵,導致救災緩慢,火燒連營。即使拿海口來說,由於消防設施不完善引發大火的例子也有很多。去年七月,海南金鹿建材城就因為線路問題引發火災,損失了幾千萬元。這些消防安全的反面教材,告誡人們消防意識時刻不能鬆懈,不僅自己要注意,還要互相提醒,要不然城門失火,定會殃及池魚。
然而,火災教訓尚未遠去,在排查中我們依然發現,海口部分街道消防通道形同虛設。或許大家並不是不知道大火無情,而是他們心存僥幸,認為火災距離自己,如同哈爾濱距離自己那樣遙遠。他們雖然知道消防就是要防患於未然,然而在他們的心底,防患於未然只是在未涉及到自己現實利益的情況下,如果影響到了自己的眼前的利益,很多人對消防安全也就都不以為然了。
因為在他們看來佔用消防通道是一個“多贏”的結果。對於商戶來說,他們是得現利最多的一方﹔而老百姓也能在家門口購物,從中得到更多的方便﹔至於政府,除了消防管理部門外,政府也能從“繁榮”的市場中得到更多的實惠。而且他們都堅信,即使存在安全隱患,隻要平時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而如果按規定保障消防安全,那只是虛無飄渺的無形利益。特別是如果永遠不發生火災,這種利益也就不復存在了。如此心思,不管公眾還是政府,對消防安全也就都直接漠視不理了。
對於海口存在的消防隱患,筆者要說消防安全無小事。消防安全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經常抓、抓經常,而且需要每一名公民都增強防范意識,都敢於向破壞消防安全的行為說不,都甘當消防安全的監督員,隻有形成全社會的共識,才能從根本上確保自己及他人的安全。當然,政府部門也要勇於擔當,不僅是在發生火災事故后進行追責,而且對平時檢查中發現的重大消防隱患,也要敢於問責,隻有這樣才能倒逼主管部門真正承擔起消防安全的重任,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燃”。
相關專題 |
· 老兵808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