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習近平“用權講官德”為何10年后仍振聾發聵

郭俊奎 

2015年01月06日13: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月4日,《 求是》編輯部摘編了近年來習近平同志在《求是》雜志上發表的一系列重要文章,涉及深化改革、群眾路線、改進文風、社會主義等多個方面。其中,刊發在《 求是》2004年第19期的《用權講官德,交往有原則》一文,談為官之道:“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至今讀來,仍然振聾發聵。

用權講官德是黨員領導干部的基本素質、立身之本,也是行為規范和紀律要求。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如果講官德,就會清正廉潔、公正用權。如果不講官德,就會忽視權力的公共性、服務性,把權力錯誤地當成私有財產和利己工具,濫用權力,使權力發生“異化”,導致腐敗。縱觀近兩年被揪出的“大老虎”,沒有一個不是不講官德惹得禍。所以,我們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確實應該“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忘記,手中的權力凝聚著黨組織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隻有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勤奮工作的義務,沒有撈取個人私利的特權。

用權講官德必須以敬畏之心對待權力。我們很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有這樣的體會:一旦走上領導崗位之后,以前夢寐以求的現在唾手可得﹔以前圍著別人轉,現在別人圍著自己轉﹔以前隻知道爭取,現在要求你拒絕。比如,你好吃,就有人投之以美味﹔你好喝,就有人投之以佳釀﹔你好色,就有人投之以粉黛﹔你好捧,就有人投之以讒言。在這種情況下,精神“定力”是經受考驗、抵制誘惑的法寶。但是,目不斜視久了,視線容易模糊﹔心無旁鹜久了,內心容易寂寞﹔孤獨堅守久了,思想容易動搖。慢慢地是非界限會開始模糊,榮辱觀念會開始錯位。因此,一定要以敬畏之心對待權力。古人雲:“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失去了敬畏之心,為人處世就可能變得狂妄自大、肆無忌憚,甚至貪得無厭、無法無天,最終吞下自釀的苦果。隻有常存敬畏之心,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才會時刻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自覺嚴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確人生航向,堂堂正正為人、做官,從而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養上有所作為。

用權講官德關鍵在於堅持秉公用權。黨員領導干部應該怎樣行使權力?答案隻有一個:按法規制度辦事。黨把你放在這個位置上,就是讓你為人民服務的。所以,必須秉公用權,絕不能以權謀私,更不允許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注意克服以下四種心理:一個是私權心理。就是認為權力是領導給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干出來的,就應當為已所用。另一個是當官發財心理。認為“當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有實權就有實惠”、“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再一個是補償心理,要麼認為自己收入與貢獻不相符,利用職權撈點好處“合情合理”﹔要麼認為過去生活太苦,現在有了權要把“損失”補回來。還有一個僥幸心理,認為以權謀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不說,我不說,誰都不知道。這些心理是黨性不純的表現,也是一些干部犯錯誤的心理誘因。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因此,要切實守住做人當官的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自覺做到不弄權、不攬權、不越權,嚴格遵守制度規定。隻有公正用權、廉潔自律,才能樹好風氣、凝聚民心,踐行好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用權講官德還要時時刻刻嚴以律己。就像習近平同志說得那樣: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遵守黨紀國法。要限制自己的愛好。先后把幾十位領導干部拉下水的廈門遠華案主犯賴昌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不怕領導干部官有多大,就怕他沒愛好”。領導干部的愛好,在不法分子眼裡,就是攻破堡壘的突破口。因此,要正確選擇自己的愛好,明辨是非、克己慎行,對一些比較敏感的愛好,要“喜”而不“玩”,“愛”而不“溺”﹔ 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古人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要經常為自己的欲望設限,該得到的不一定都要,不該得到的決不能伸手去撈。要珍惜自己所得,感謝黨和人民對自己的信任和寬容,不能太過分了。朱元璋曾給官吏們算過這樣一筆帳:“老老實實地守著自己的薪俸過日子,就像守著井底之泉,井雖不滿,可都能每天汲水,長久不斷。若是四處搜刮民財,鬧得民怨沸騰,你就是手段再高明,也難免東窗事發受牢獄之苦。那樣的話,贓款又有什麼用呢”﹔要管住自己的小節。千裡之堤,潰於蟻穴。一些領導干部犯錯誤,往往是從一些不起眼的生活小事上自我放縱開始的。因此,一定要學會“限制自己”,善於“克制自己”,重視“小事”、留心“小處”,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這樣,才能守住思想道德底線,真正做到見誘心不動,見財手不痒,見色腦不昏,干干淨淨做事,清清白白為官。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 郭俊奎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