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有方是關鍵所在
在現行國家制度環境中,“領導有方”無論針對什麼人和事都能夠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主要領導及其班子成員是否具有強勁的領導力,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描繪願景的能力﹔二是制定和實施戰略的能力﹔三是動員下屬執行力的能力。“願景”在某種意義上等價於最近的熱詞“夢”,就是要把努力工作為了什麼和要構建出什麼景象表述出來,讓大家理解和認可。有了“願景”,還需要找到實現“願景”的途徑和辦法——進行戰略管理和動員。
具體到機關干部下基層這項由中央組織、部門推動的系統工程而言,領導者或上級部門也要注意創新和優化領導模式,講究經濟性和科學性。避免“一聲令下、轟轟烈烈”、“立竿見影、虎頭蛇尾”之類缺乏“科學和技術含量”的做法,代之以富涵公共管理和戰略管理智慧的新方式。領導方式不正確,很容易誤導下屬和下級組織發生連鎖不良反應。如某市級組織要求下屬縣級組織上報100名“機關干部下基層”人員名單,但該縣級組織包括領導和司機在內隻有40多人,怎麼辦?工作中出現的許多問題,主要原因通常在於領導方式不當或領導能力不強上。創新領導方式,優化領導機制,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控制不得力則前功盡棄
“控制得力”是管理智慧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環節。這個環節的工作做不好,周密的計劃、合理的組織、有方的領導都可能前功盡棄、化為泡影。管理學語境中的“控制”,是指在工作計劃的實施過程中,要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信息獲取、信息反饋、信息處理與指標調整,以確保既定計劃和目標的順利實現。
干部下基層的工作中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很大程度上與“控制”不“得力”有關。對下基層人員基本是粗放式、簡單化管理,或者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管理。對於誰需要下基層、下基層干什麼、下基層期間的活動如何監督、下基層后需要帶回什麼東西等許多選擇,沒有建立認真、科學的評估、反饋和總結機制。被安排下基層的人員可能感受到的是不受領導重視而被“下放”,因而產生抵觸、困惑、不滿等不良情緒。而對工作沒有事后評估,布置工作時大張旗鼓,下基層后不聞不問,從基層回來后不理不睬,自然會使“被下基層”的干部失去對體驗基層生活、了解基層情況的興趣。(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