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半月談:基層政府機關“門難進”現象調查

劉巍巍 蘇曉洲
2013年02月19日08:37   來源:半月談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門將”把關,衙門難進

俗話說,一世不見官,是個老福人。對許多老百姓而言,到政府機關辦事,本就懷有畏難情緒,若再遇到強悍的“門將”,可謂難上加難。

因沒有享受到失地農民的相關優惠政策,農民吳某到縣政府“反映問題”,保安見其披著舊棉袍、推著自行車,以“政府隻管大事,不管小事”為由,拒絕讓其入內,無論老吳如何哀求都沒用。“最終,我隻好悵然地望了望那幢高樓,騎著破車離開。”老吳說。

其實,“門將”強悍的原因耐人尋味。

蘇北某縣政府的一個門衛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去年有一家人因醫療糾紛到縣衛生局上訪,我一時心軟把他們放了進去,結果這家人在機關大樓裡大哭大鬧,縣領導臉上挂不住,險些讓我走人。后來我好說歹說,做了檢討、寫了檢查、扣了一個月工資,才算保住飯碗。從此以后,我再也不敢隨便放人進來了。”

很多類似的經歷,讓“不隨便放進任何一個可能給領導添麻煩的人”成了門衛們在工作中默守的一條“通則”。

蘇中某地級市政府一門衛坦言:“我們就是普通群眾能否進入政府大門的‘過濾器’——那些在我們眼中可以為領導增光添彩的‘上等人’能順利進門,而那些可能給領導添堵、添亂的平頭百姓絕不能想進就進。”

各級地方政府本應直面群眾處理公共事務,但人民政府的大門不讓人民進,這是顯而易見的悖論。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副教授邵曉瑩認為,有些“衙門”之所以難進,是因為個別單位、個別人對“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識不到位,由此影響了政府為民服務的整體形象。“對此,應進一步強化機關工作作風,強化為民服務意識,強化公職人員素質。發現工作人員態度蠻橫的,要嚴加懲處。”

分析人士認為,一門之隔凸顯基層政府信心不足。“為什麼要在人民和政府之間架起這道‘大門’?說到底是不自信,是工作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不敢直面群眾,怕群眾當面揭短﹔是面對群眾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時,不能迅速拿出化解措施,缺乏應對突發問題的能力。”

人民政府的大門應該向人民敞開,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是民主和文明的體現。政府機關應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情系人民,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特別是在人民群眾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勇敢地通過“改門風”來實現轉作風,為群眾排憂解難,隻有如此,人民政府才能不辱“人民”二字。(《半月談》2013年第3期,記者 劉巍巍 蘇曉洲)

(責編:楊麗娜(實習)、謝磊)


相關專題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