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官對某件事情的態度和看法,是為長官意志。這個態度,這個看法,往往通過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臉色表現出來。因為長官首先“也是人”,他有長官意志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因為執掌一個地方一個領域的“生殺大權”,長官意志一旦不受約束,很容易滑向泛濫的深淵。
前不久,媒體披露了湖南省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華天酒店以建設群眾體育綠地公園、溫泉住宅的名義,頂風違規建設兩個18洞的高爾夫球場,以及約800棟獨棟別墅的事情。時隔一周,記者再赴湖南寧鄉縣採訪,發現這個頂風上馬的違規項目不僅沒有停工跡象,而且在大張旗鼓推進。寧鄉縣國土局局長肖慶喜稱:“這個項目是領導定的,我們也沒辦法。”(11月22日經濟參考報)在這裡,“領導定的”,就是赤裸裸的長官意志﹔“我們也沒辦法”,則是長官意志的效力。這其中,法律與政策,規定與禁令,無不在長官意志的威嚴中,統統化為烏有。
最近,引發輿論關注的,還有一個周口平墳。據說,在河南周口,從今年5月至今,當地開展了一項為期數月、飽受爭議的“平墳運動”,200多萬個墳頭先后被平掉。11月20日,周口方面回應,11月16日國務院修改《殯葬管理條例》部分條款后,該市“平墳復耕”工作已暫停推行。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調整政策。對此,11月22日新京報發表社論《“強制平墳”叫停之后怎麼辦》,發出“已被強制平掉的墳頭該如何處理?牽系這些墳頭、寄托哀思的群眾的財產和精神損害該由誰來彌補?”的追問。
連日來的討論中,周口平墳是不是依法、依的什麼法的問題,已不辨自明。但一項飽受爭議的地方工作,何以轟轟烈烈地進行了幾個月,它的“發起人”又是誰?回答這個問題,我想也跟“領導定的”脫不了干系,總離不開長官意志的影子。長官突然之間發現有墳頭礙眼,哪怕隨便嘟噥了一句,都可能是“平墳運動”的開頭。至於法律與道德,親情與民意,哪裡還有容身之地?
長官與普通人一樣,都有自己的“意志”。但長官意志的特殊性在於,它能瞬間轉化為政府的意志,從而成為政府施政的一部分,比如施政措施。有時候它甚至就可以成為施政的一個目標,與每一個人的權益緊密相聯。因此,現代政治理念和架構中,都把對長官意志的約束,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對長官意志的約束遠遠不夠。一方面,挾裹著錯位政績觀、扭曲事業觀的長官意志,其霸道的色彩越來越濃厚。另一方面,不論是制度還是監督,其約束力往往失之於寬、失之於鬆。由此,因長官意志而導致的荒唐鬧劇,乃至“杯具”反復上演,成為與社會發展進步格格不入的奇異景觀。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其中之一就是推進政治建設。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立健全權力運行約束和監督體系,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則是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題中應有之義。周口平墳,包括重慶大學生村官任建宇“因言獲罪”等事件之后,對長官意志的約束更顯得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