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希
2025年10月13日08:30 来源:学习时报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1940年8月21日,为完成破袭山西寿阳境内马首车站、保卫团指挥所和地方群众安全的任务,八路军在大落坡村与偷袭的日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白刃格斗。此次反偷袭战,我军以牺牲、负伤30余人的代价,击毙日寇小队长以下40余人,保证了正太路破袭作战任务的顺利实施。
精心部署,直前接敌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发出《战役预备命令》,8月8日发出《战役行动命令》《破击战术之一般指示》。接令后,129师决死一纵队25团3营8连随即进行战前准备。组织上,连队补充到近200人,调整了干部并发展了一批党员;装备上,每人发足子弹200发(机枪1000发)、手榴弹7枚,每班发10公斤炸药;给养上,每人带7天干粮(每天1.5斤)、5双鞋子。
8月13日晚,部队在沁源城东关大场地上召开隆重的誓师大会,紧接着向主战场正太路挺进。部队翻山越岭,涉过漳河,穿过白晋路封锁线,经5个昼夜急行军,于8月18日冒着滂沱大雨按时到达昔阳县之马坊镇集结待命。虽然战士们携带的物资很重,行军途中十分疲劳,但他们情绪饱满。
129师主力以破袭正太路为主要目标,破袭重点是阳泉至太谷段,师属主力分三个纵队。8连在团编成内和38团、16团为左翼纵队,由周希汉(386旅参谋长)统一指挥,在第一阶段中分别攻占马首、上湖、和尚足等车站,破击寿阳至段廷段铁路,以期切断正太路大动脉,打破敌人“囚笼政策”,改观华北战场局面。
因地制宜,周密备战
8连驻守的大落坡是一个40多户人家的村庄,也是当时25团的团指挥所。村子坐北向南,面临深沟,村北窑顶后都是农田,田边有一条东西向的大路,紧贴路边向北是倾斜15度左右的坡地,三四十米处为平地。村东北角上有一个馒头形的小土丘,高4米多,面积约五六十平方米,村的形状呈“一”字形。
连队干部经研判预想团主力出击破袭后,团指挥所兵力较为薄弱,易被狡猾的敌军偷袭。保卫指挥所任务艰巨,不容有失。故全连官兵时刻树立敌情观念,周密谋划战斗预案,充分熟悉地形地貌,在村口高地设置哨兵,加强警戒,并多次进行针对性演练。
8月20日,百团大战打响,我军在第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在25团主力攻击马首车站的同时,盘踞在冀家垴的日寇为策应寿阳防守、解马首之危,于当夜由日寇登木小队长率50余名日军绕过龙化山,欲趁风雨之夜,利用“青纱帐”,从25团和新10旅的战斗分界线中间隐蔽接近大落坡村,妄图偷袭团指挥所,阻止我军的破路战斗。
21日拂晓,8连炊事员张生旺从沟底挑水刚上到村口,就发现高粱地里有敌人运动,立即向连指挥员报告。此时我军哨兵亦鸣枪警告。团参谋长李懋之立即指挥8连反击偷袭之敌。连长任尚琮率一排、三排迅速占领村东北高地,用火力猛烈杀伤敌人;指导员张万清率二排直扑村东南抗击敌人。
狭路相逢,白刃制胜
二排边跑边上刺刀,刚出村口,一群日军端着刺刀迎面扑来,相距仅十米。张万清高声大喊:同志们,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跟我冲呀!战士们毫无惧色,个个像猛虎一样冲上去,与敌人展开激烈的白刃格斗。冲杀声和刺刀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震撼着大地。二排六班一个战士被刺中腹部,仍死死抱住一个日军,用牙齿咬断其咽喉,最后与敌同归于尽。小战士张腊生机智勇敢,对准日军肚子猛刺一刀,敌人惨叫一声倒下,他迅速转过身协同班长和另一个日军拼刺,日军前后都顾不了,又吃了张腊生一刺刀。战士们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混战中一根木棍、一块石头,都成了战士们与日军搏杀的武器。
二排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勇猛顽强与敌白刃拼杀,指导员和二排长毛占绪身负重伤。日军见我军伤亡增多,气焰嚣张,步步紧逼。在这关键时刻,连长任尚琮令三排掩护,自己率一排从侧翼向敌猛冲下来。敌人被8连勇猛的白刃冲锋吓得惊慌失措,见势不对,向东溃逃。8连与闻讯从前线回援的部队趁势猛追,又毙敌数名。8连作为一支年轻的部队,克服遇敌突袭、仓促展开、装备劣势等困难,打破了八路军拼刺刀拼不过日军的谣传,在我军抗日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
这场战斗历时一个多小时,残酷的白刃战就占半个多小时,8连共击毙日寇小队长以下40余名,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48支、手枪1支。战后,张万清、牛显跃、李金标、张腊生等同志荣获战斗英雄光荣称号。八路军总部授予8连“白刃格斗英雄连”荣誉称号,由此,“白刃格斗英雄连”就成为这个连队的光荣称号,此面荣誉锦旗至今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强调:“‘狼牙山五壮士’、‘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英雄群体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