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4日08:38 来源:北京日报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香山脚下,一条镌刻着民族记忆与青春热血的红色游览路线静静延展。它从北坞公园岗丘上的侵华碉堡出发,串联起樱桃沟的一二·九运动纪念地,终至香山革命纪念地。这条路线不仅是历史的坐标,更是青春力量的见证。
北坞公园
碉堡见证日本侵华罪恶
在北坞公园的湖边,有一处不太高的岗丘,岗丘之上有一座钢筋水泥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这就是80多年前日军侵华的铁证——碉堡。
碉堡为圆柱体,东、南、西侧各设一个瞭望口射击孔。
北京文史研究者、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户力平曾在2015年,也就是抗战胜利70周年时,走访过北坞村的知情老人。
据户力平记述,七七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在玉泉山南侧的地方兴建机场,成为侵华日军的重要运输枢纽。为了确保机场的安全,日军在机场周边三四里的区域修建了多座碉堡,昼夜有日军站岗,密切监视附近村民的举动,并对过往的可疑人员进行盘查。其中有一座碉堡就修在北坞村附近的岗丘之上。
当年碉堡里经常有三四个日军驻守,他们将碉堡四周百米之内划为禁区,拉上铁丝网,禁止附近村民进入。这些日军还时常到附近的村子里骚扰。
2015年,多位八十来岁的北坞村老人回忆:日军这个碉堡,曾三次被抗日武装力量突袭,但到底是八路军,还是游击队,不太清楚。1945年4月,日本的败象已经显现,驻守在碉堡里的鬼子多龟缩在里面,很少出来。当年5月初的一天晚上,机场附近的碉堡再次遭到突袭,多个鬼子被打死打伤。几天之后,机场附近碉堡里的鬼子便撤走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农村平整土地和扩大农田,大部分碉堡被拆除,只有北坞村东侧的碉堡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2009年北坞村整体拆迁,随后建成北坞公园,但当年日军所建的碉堡被保留下来,虽然经历了80多年的风雨侵袭,却依然保存完好,成为日本侵华的罪恶见证。
国家植物园樱桃沟
石刻传承一二·九运动精神
从北坞公园出来,往西北方向再走七八公里就是香山了。香山脚下,一二·九运动纪念地和香山革命纪念地两处著名的红色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
一二·九运动纪念地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樱桃沟内。今年,纪念地进行了保护提升,近期已经恢复开放,新设立的《动员全民族的抗战——纪念一二·九运动90周年》展览通过90余幅图片、文字以及标语与雕塑,带领大家回顾了那段历史岁月。
红色九月,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通过展览回顾那段烽火岁月:1935年12月,一二·九运动爆发。1936年到1937年,北平民先队和北平学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樱桃沟曾举办三期军事夏令营,参加的青年学生达五六百人次,学生接受了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军事夏令营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培养了大批干部。
时光流转,1980年,“保卫华北”石刻在樱桃沟内被发现。原来,石刻上的这四个字正是北平学生联合会当年举办军事夏令营时留下的,由北京大学学生陆平、清华大学学生赵德尊所刻写。1985年,在纪念一二·九运动50周年前夕,时任中宣部部长邓力群等发起倡议,决定在西山樱桃沟建立一个一二·九运动纪念地,以缅怀革命先烈和教育后人。
纪念地由一二·九运动纪念亭、“保卫华北”石刻、大事记石碑、雕塑作品、红色驿站等几部分组成。虽然地处山间,但仍有很多游客来到纪念地参观。
香山革命纪念地
旧址重温“进京赶考”革命豪情
从国家植物园出来,沿着香山路往北两三公里,便是著名的香山革命纪念地了。香山革命纪念地包括香山革命旧址和香山革命纪念馆,其中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位于香山公园内,香山革命纪念馆位于香山公园外。香山革命纪念地背后有个“进京赶考”的故事。
香山革命纪念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馆内主题展览《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由“进京赶考”“进驻香山”等5部分组成,通过800多张图片、地图、表格和1200多件实物、文献和档案,全景式生动呈现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光辉历程。
从香山革命纪念馆再往北上山,就来到了香山公园内。公园内的革命旧址共八处,分别为毛泽东同志办公居住地——双清别墅;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办公居住地——来青轩;中央警卫处——双清别墅东侧平房;中共中央宣传部——思亲舍;中共中央宣传部——多云亭;中共中央图书馆——小白楼;香山专用电话局——丽瞩楼;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镇芳楼、镇南房。
如今,香山已有凉凉的秋意,顺着山路一路感受着秋天的气息,拾级而上,很快就来到了双清别墅。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进驻香山后,双清别墅成为毛泽东同志的办公和居住地。双清别墅内设有毛泽东同志办公居住地原状陈列室、“毛泽东同志在香山”主题图片展。游客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参观展品,感受毛主席在这里的日常生活。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来到北京,25日进驻香山,毛主席就住在双清别墅。”“解放南京的捷报传来,毛主席高兴极了,欣然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篇。”孩子们围在讲解员身边,认真倾听这里的红色故事。八处旧址还发放了宣传折页,开展集章打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记者 代丽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