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成都:推动轨道交通深度融入城市发展

2025年05月27日08: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成都轨道集团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及市域(郊)铁路建设,开通16条轨道交通线路,串连起轨道上的都市圈,线网规模位居国内第一方阵。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不仅提升了出行效率,更助力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轨道营城提升城市能级

  轨道交通与城市共生共融正在进一步深入。近年来,成都坚持“建轨道就是建城市,通轨道就是通生活”理念,全面实施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依托轨道线网,带动周边地块高强度开发与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形成“商业中心—居住中心—生产中心”圈层分布的建筑群落和城市组团,这些集办公、居住、商业、文化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区域中心,生产、生活、生态相互交织,推动“人、城、产”融合发展,构建了便捷、舒适、多元的场景,有效满足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加快推动“四网融合”,成都轨道集团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于2024年正式开通四川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资阳线,截至2024年底,成都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670公里、车站423座,实现了城市主体功能区、重点行政区、产业园区轨道交通全域覆盖。

  《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近年来,成都通勤效率显著提升,轨道交通800米覆盖通勤比重达34%,在超大城市中位居全国第二,市民平均通勤时间缩短到38分钟。成都轨道集团坚持乘客优先和运营前置的理念,拓展“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网络,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实现高效低碳出行。

  产城融合激发城市活力

  轨道交通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也串联起城市产业带,成为激发城市经济活力的“发展线”。目前,成都地铁日均客运量超600万人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3%,在大客流商业价值的澎湃动能下,成都轨道交通合理统筹站点商业开发,创新布局零售商业、精品酒店、城市康养等商业业态,高能级推动“首店经济”“名店经济”促消费转型,商业项目开工建设面积达376万平方米,年均开工量近100万平方米,正奋力推动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024年底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决定在成都投资3000万美元,联合成都轨道集团打造辐射全国的港铁车站商业平台,形成车站商业开发的新模式。成都轨道集团将深度参与轨道商业资源经营,推动城市轨道商业市场互联互通,最大程度释放轨道经济潜力和商业附加值,实现“一切有空间的地方皆可停留、皆能交往、皆有效益”。

  此外,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产业本身,还为城市产业升级提供了硬核动力。作为成都重点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目前,成都轨道交通相关产业园区已汇聚570余家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企业,构建“一校一总部三基地”空间发展格局,目前,全产业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产业集聚度位居全国前列、西部地区之首,被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多元服务营造幸福场景

  轨道交通犹如城市动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高低位的地铁站客服中心、敬老服务区,儿童友好车站,站点配备无障碍卫生间和渡板……成都轨道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全生命周期品质服务,从高峰期最小行车间隔压缩至2分钟、99.99%准点率护送乘客平安出行,到乘客通勤路上的咖啡店、地铁转角的展览等便捷服务,再到“居住生活、商务办公、休闲游憩”三大空间有机融合的幸福空间,“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三圈合一的业态格局正逐步形成。

  依托轨道交通的通达性和便利性,成都在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地块布局建设2.8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2024年,成都首个轨道站点综合开发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轨道城市·寓见”正式运营;成都首个未来社区生活中心“隔壁子·未来社区生活中心”亮相;首批“地铁驿站”温暖上线,通过打造社区生活生态圈,帮助城市新市民、青年人才留得下、住得安、广交友、易成业。

  以轨道站点为圆心,高品质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写字楼、大型商业综合体、生态公园错落有致。轨道交通营造的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全新场景正让城市发展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数据来源: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7日 13 版)

(责编:唐宋、王潇潇)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