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
2025年05月02日08:38 来源:学习时报
纪念“五一”劳动节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项纪念活动。抗战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每年都举行了各种形式的“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凝聚了工人群众反抗帝国主义反动派的斗争意志,动员了劳动群众发扬团结精神联合其他力量抗日,引导广大劳动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建设红色政权,在党的历史纪念活动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凝聚劳动群众反抗帝国主义反动派的斗争意志
“五一”劳动节作为工人纪念斗争胜利的节日,斗争是这一节日的精神内核。抗战以来,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党在“五一”劳动节纪念中非常突出与日本帝国主义斗争的内容。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对日宣战。是年“五一”劳动节之际,《红色中华》发表社论,文章指出日本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成为了屠杀中国工农群众的刽子手,国民党反动军阀也屠杀反日反帝群众,以表示对帝国主义的忠顺。面对这样的局势,文章号召革命群众“打破和平观念,实际动员起来,发展革命战争”,消灭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执行中央政府对日宣战的训令,这“才是今年纪念‘五一’的实际工作”。
1933年“五一”劳动节前夕,苏区中央局发表《为五一节征收党员运动告苏区民众书》,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全中国的民众,把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号召广大劳动群众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1日,瑞金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四五万人如潮水般汇聚于此,呐喊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整个会场变成了一片激情澎湃的海洋。活动中,中央政府和各团体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入党参军。当时会场上设置有“扩大红军报名处”和“共产党征收党员报名处”,群众在革命热情的鼓舞下积极报名参军入党,以至于当时报名处“非常拥挤”。1939年“五一”劳动节,第五战区职工抗日联合会通过《大众日报》向工人们发出呼吁:“前线需要我们!抗战需要我们!我们应当毫不犹豫的投身到民族革命的大浪潮中来,成为抗战的骨干力量。”
动员劳动群众发扬团结精神联合其他力量共同抗日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危机的加深,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因此,在“五一”劳动节纪念中,动员劳动群众发扬团结精神,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五一”纪念中新的内容。1937年4月,党中央发布《关于今年五一节决定》,指出“应在广大群众中解释党的新政策”,这个新政策就是团结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救国的政策,是为着对日抗战,对内民主,改善民生。全面抗战爆发后,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劳动群众团结抗战更是成为劳动节纪念的重点。193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开展职工运动与“五一”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党在工人运动中的基本方针就是与各抗日党派各抗日团体的工人运动进行统一战线。1940年,党中央再次就“五一”纪念工作作出指示,要求“使五一节成为工人阶级检阅和总结自己执行抗战任务和继续组织与发挥力量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裂的节日”。
1938年,延安举行了“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社会各界人士都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活动当天,会场上设有国共两党的旗帜。参加大会的人员有1万余人,男女老少、天南地北的人都来了,甚至有国外的记者和旅行家,出席人群彰显出鲜明的团结统一色彩。会场上各界群众高喊“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口号,展现了这年“五一”劳动节纪念的独特之处。1939年5月1日,延安举行了“延安各界精神总动员宣誓暨纪念五一劳动节大会”,与会人员达到3万人。毛泽东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他说我们今天纪念“五一”不仅是工人阶级领导人民举行纪念,而且其意义还在于号召全国人民拥护抗战,集中力量,集中意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他的发言引起了热烈反响,现场听众掌声雷动,高喊“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最后胜利”等口号。之后,大会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群众情绪激昂,整个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才宣告结束。
引导劳动群众树立新的劳动意识建设红色政权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无产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红色政权下工人的劳动发生了质的变化。“五一”劳动节纪念也被赋予新的内涵,教育引导劳动群众树立新的劳动意识,投身政权建设。
1934年,《全总执行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工作决定》提出,在苏维埃政权下要“教育工人用新的态度对待劳动,提高国家企业的生产与劳动纪律”。1942年“五一”劳动节,朱德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克服困难向前迈进》的文章,指出我们纪念今年“五一”时,需要“教育工人们认清自己的事业和责任,用新的态度来参加劳动”。1943年,朱德在延安纪念“五一”大会上再次强调,边区工厂是工人们的家庭和事业,他们便是这一事业的主人,要在“工厂中认真进行抗战的革命的教育,培养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新的道德观念”。
1934年,为了纪念“五一”劳动节,苏区国家工厂举行了热烈的劳动竞赛,引导工人以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参加竞赛的军委印刷厂、枪炮厂等工厂超出规定的生产量,产品质量也很好,不仅生产效率高,在原材料节省方面也很突出。卫生材料厂改进节省肥皂的方法,弹药厂则超出规定生产量的333%,被称赞是“空前未有的伟大成绩”。1941年,为了迎接“五一”劳动节,陕甘宁边区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大竞赛。在竞赛中,工人们你追我赶,相互比拼,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形成了浓厚的劳动氛围。4月25日,边区总工会举行了“五一”生产大竞赛总结大会,宣布各工厂平均生产量超出原计划的43.6%,其中最突出的是八路军制药厂,超出了120%,总结大会共选出了6家优胜集体和274名劳动模范。这些劳动模范又在边区纪念“五一”劳动节大会上受到政府嘉奖。在生产竞赛的鼓舞下,广大劳动群众又喊出了“为完成1941年自给自足的经济计划而奋斗”。可以说,通过劳动竞赛和劳模表彰,广大劳动群众对在人民民主政权下的劳动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红色政权的经济建设。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