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成功举办

2025年04月24日16:05    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原标题:“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深化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4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山东省委在山东济南联合举办“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论坛主题是“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现场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曲青山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历史思维,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科学思想方法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科学的思想方法,其中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历史思维,这是这一思想有智慧、有力量,能够直抵人心,产生强大冲击力、穿透力、震撼力,使人能够获得醍醐灌顶、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的一个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思维深刻阐明了为什么学习党的历史的重大问题,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清醒剂、营养剂,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高度学习和对待党的历史,体现了鲜明的历史清醒。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思维深刻阐明了如何研究党的历史的重大问题,要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完整过程,不能割断历史的内在联系,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体现了鲜明的历史自觉。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思维深刻阐明了怎样运用党的历史的重大问题,要求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大势,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发扬革命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体现了鲜明的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历史思维的智慧光芒,体现了党对学习、研究、运用党的历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深刻认识,把党对党史工作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林武代表山东省委、省政府,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当前经济运行保持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林武指出,山东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党组织自创建以来,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山东党史是一部追求真理、坚定信仰、铸就忠诚的历史,是一部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英勇斗争的历史,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为民造福的历史,是一部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奋勇争先的历史。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聚力跟进记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山东的生动实践,聚力加强党史和文献研究,聚力深化沂蒙精神研究阐发和传承弘扬,聚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努力推动全省党史和文献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举办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对党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持续深化党史研究、党史学习、党史运用,全力推进党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文堂,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李文阁,国防大学政治工作部大校副主任王文斌,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刘荣刚,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山东省地方史志研究院)一级巡视员姚丙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学勤先后作了论坛主旨发言。

  李文堂指出,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把党校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阵地。《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为党校系统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明确了职责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贯彻《条例》精神、推进干部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贯通教学与研究,帮助干部树立大历史观与正确党史观;贯通理论与历史,提升干部理论教育水平;贯通党史与党建,提升干部党性教育水平。

  徐立京指出,要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守住党的初心和恒心,推动作风建设和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要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牢记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把握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的规律性认识,向着“化风成俗”的目标,切实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赵志敏指出,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以史为鉴、察往知来,以高质量研究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要始终把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自觉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李文阁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概念,并就“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进行了全面系统论述。“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和文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地位的提升,是对“古今中西之争”的破解。

  王文斌指出,党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有力推进全军党史军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新时代推进党史军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传承红色基因、锻造英雄军队,必须坚持学史铸魂、锻造政治忠诚,必须强化学史资战、服务备战打仗,必须突出学史续脉、巩固纯洁光荣。

  刘荣刚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柱、引领伟大事业的力量源泉、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之源,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对党忠诚、坚守初心使命等共同特质。新时代要更好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提供精神力量。

  姚丙华指出,沂蒙精神具有创造主体多元性的意蕴特征,党群军民双向奔赴、互动选择的建构特征,党群关系光辉典范的价值特征。要准确把握沂蒙精神铸就升华的灵魂、淬炼生成的根基、孕育萌发的原点、基本内涵的核心,发挥沂蒙精神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作用。

  宋学勤指出,红色文献需要基于“红色”的基本属性来界定。红色文献的整理出版与数据库建设,为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红色文献的价值需要专业性的学理化阐释。中共党史党建学应深化红色文献研究,创辟出富有自主知识体系特质的学科建设新路。

  论坛共设五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五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第一分论坛议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者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理论品格、重大意义、实践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第二分论坛议题是“学习和运用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学者们围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第三分论坛议题是“树立正确党史观,坚决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学者们围绕正确党史观的科学内涵、根本遵循、内在逻辑、体系建构、基本要求,以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必要性、紧迫性、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第四分论坛议题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学者们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七进”的内容形式、平台载体、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第五分论坛议题是“保护、利用党史红色资源”。学者们围绕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实践特征、红色资源赋能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在分论坛研讨基础上,七位入选论文作者分别围绕党史研究的深化与党史学习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深刻理解和忠实践行正确党史观、智能化时代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革命军事文化遗产、理解和把握大历史观与正确党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创新性贡献、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学理化认识水平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作论坛总结。王均伟指出,第五届全国党史和文献论坛的成功举办,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良好的学术素养与精神风貌,对于深化党史研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本届论坛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对《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系统性认识。坚持历史回顾与现实分析相结合,进一步巩固拓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要巩固拓展本届论坛成果,坚持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始终把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要深化党史研究,坚持正本清源,积极占领并巩固意识形态阵地;要坚持干字当头,建强党史和文献队伍,为推动党史和文献事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来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山东省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代表,部分中央和地方新闻机构、学术期刊代表,以及论坛入选论文作者等共近150人参加论坛。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 供稿)

(责编:刘圆圆、代晓灵)
相关专题
· 学术动态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