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以“硬约束”破解中小企业“要债难”(纵横)

孟亚生

2025年04月14日08: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法律、监管、信用等多方面协同发力,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前不久,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旨在通过明确政府部门工作职责、规范支付行为、强化支付责任等一系列“硬约束”措施,破解中小企业“要债难”。

  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就业吸纳与创新驱动的关键引擎。然而近些年,不少中小企业面临“要债难”问题。这与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不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相关。同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对账款拖欠行为的约束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一旦账款被拖欠,企业常常无力支付原材料采购费用,导致生产停滞,经营陷入困境;会打乱中小企业正常发展节奏,干扰企业准确预估资金回笼时间,使得投资计划、研发投入、设备更新、市场拓展等战略布局难以有效开展,最终削弱企业竞争力;还可能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增加融资难度,形成恶性循环,对整个产业链稳定造成一定冲击。

  党中央高度重视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这次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从制度层面规范了款项支付行为,加大了对拖欠行为的处罚力度,为中小企业追讨账款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其中,规定了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保落实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不得强制要求以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作为结算依据;等等。同时,规定了国家将建立全国统一的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处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制度机制,通过监督检查、函询约谈、督办通报、投诉处理等措施,加大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清理力度。这些规定,将成为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的有力抓手。

  用“硬约束”破解中小企业“要债难”,也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法律、监管、信用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才能让这一“硬约束”真正落地见效,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在公平、有序、诚信的营商环境中蓬勃发展。

  (摘编自《新华日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4日 09 版)

(责编:王潇潇、任一林)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