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斩断“长蛇”的“断腰”之战

——淮海战役之攻克宿县

2025年04月03日08:20    来源:中国军网

1948年11月,为切断津浦铁路,分割徐州和蚌埠的国民党军队,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及第9纵队一部发起对宿县(今安徽省宿州市)的进攻,全歼国民党守军1.2万余人,为后续围歼黄百韬兵团创造有利条件。

立足全局,紧盯枢纽。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发起后,华东野战军根据敌情变化,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从西、南两个方向对徐州发起攻击,并以一部兵力攻占宿县和徐州的中间地区。中央军委得知徐州刘峙集团可能实施总撤退的消息后,立刻作出就地歼灭其于徐州地区的决策,并于11月10日电示陈毅、邓小平,指出应尽快控制徐蚌段,断敌退路。此时,国民党军的部署犹如自北向南的一条蛇,“蛇头”是驻守在徐州的刘峙、杜聿明集团,“蛇身”是徐州到蚌埠之间的徐蚌铁路线,“蛇尾”是驻守在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宿县北距徐州75公里,南距蚌埠90公里,是津浦路徐州至蚌埠段的枢纽,也是徐州通向南京上海的门户和重要补给基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选择作战目标,是改变敌我态势、转换战局的关键,必须从战略和战役全局出发进行选择,力求打敌要害,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刘伯承指出,打淮海战役,要“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攻克宿县,切断津浦路徐蚌段,对于十分依赖铁路线的国民党机械化部队而言,就是“断其腰”。攻克宿县,我军便可立于主动地位,北可牵制徐州,南可阻敌北援,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迫敌在徐州地区与我会战,完成中央军委提出的把敌人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的任务。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共同制订作战计划,将目标放在宿县,并决心以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和第9纵队一部于11月11日快速发起对宿县进攻。

克服困难,肃清外围。对于担任主攻的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和第9纵队,攻城面临许多困难:一是宿县城防坚固,城关筑有大量防御工事,且交通便利,城外敌人可增援,城内敌人易逃脱;二是力量不占优,国民党守军为第25军148师3个团、装甲第7营及地方保安团共1.2万余人,负责攻城的我军部队仅1.3万余人,与国民党守军人数不相上下;三是装备差距大,国民党守军装备精良,囤积了大量物资装备,甚至依托城墙配备装甲车,形成环城火力支援,相比之下,中原野战军各部队在转战大别山时扔掉重武器,之后一直未获得装备补充。此外,为确保宿县万无一失,蒋介石派津浦路司令部副司令张绩武亲自坐镇,严加防守。

面对困难,第3纵队和第9纵队一部丝毫没有退缩,在受领任务后,紧前研判宿县城防特点。为阻击可能来援之敌,力求全歼守敌于城内,部队展开具体部署,按照“肃清外围、占领四关、包围城厢、瓮中捉鳖”的战法,以第3纵队7旅负责主攻宿县东门,第3纵队9旅从西门、南门攻城,第3纵队8旅负责破坏宿县至符离集之间的铁路、桥梁,彻底扫清外围,而后从北门攻城。进攻发起后,我军与敌在宿县外围、城关展开激烈争夺战。12日,从徐州方向开来一列满载敌援军的火车,宿县城内守军派出装甲列车前来接应。第8旅23团当机立断炸毁铁路,兵分两路,迎击南北两面敌人,援敌火车被击退回符离集,第23团乘胜追击,从东、南、西三面围攻符离集,敌仓皇溃逃。13日,第8旅22团3营向敌主要外围阵地发起进攻,战士们在轻重机枪火力掩护下,用手榴弹开路,猛打猛冲,很快就占领东关防御主要支撑点。城内敌人趁我立足未稳,连续反扑,第3营顽强抗击,牢牢守住阵地。14日,各部队按照预定部署分别从东西南北4个方向发起猛烈攻击。15日凌晨,我军顺利扫清外围敌人、占领城关,合围主城。

合围主城,瓮中捉鳖。完成对宿县主城的包围后,第7旅和第9旅为第一梯队,分别从东门、西门突破,并在城中十字路口会师。第8旅2个团、第9纵队1个团为第二梯队,在第一梯队突破城门后投入纵深战斗。宿县主城城防依旧坚固,城墙为砖石结构,高达10余米。敌火力点分上中下3层,城墙前有地堡,城墙根有暗堡,城墙腰、顶部都有射孔,外部桥头有暗桥头堡,明暗火力相结合。守军凭借高厚城墙、宽深护城河和既设工事,负隅顽抗。

11月15日17时,我军发起总攻。由于前期作战桥梁已被守军破坏,攻城部队首先面临的难题是架桥。攻城前的炮击由于我重武器不多,只持续了半小时,并未对城墙造成太大破坏。此时进攻命令已经下达,我军指战员置生死于度外,冒着敌密集火力架桥。在西门,第9旅25团3营7连为完成架桥任务,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连续5次失利,终于在第6次成功架起桥梁,为突击队铺平了道路。

架桥成功后,旅工兵排连续三次在敌暗堡下投放炸药包,将城墙炸开一个缺口,8连在爆破硝烟掩护下飞速过桥。当接近护城河桥头时,遭到敌人疯狂的火力阻挡,子弹如雨点般密集打在桥上,炮弹一个接一个在地面爆炸。8连的战士们毫不畏惧,一往无前,排长倒下了,班长带着冲,班长倒下了,战斗组长带着冲。最终,连长高玉岐带着的13名战士扑上城墙的缺口,一鼓作气登上城墙,9连也迅速跟上,协同8连击退敌反扑。攻城部队突入城内后,实施多路攻击,分割包围。经一夜激战,我军歼敌大部,并将国民党军残部压缩在城中心天主教堂。敌凭借教堂坚固工事,居高临下,墙外活动的敌装甲车封锁我前进道路。第8旅多次进攻未果,战斗陷入僵持状态。为打开局面,爆破组在机枪掩护下,巧妙利用装甲车射击死角,携带炸药隐蔽在马路一侧排水沟,当装甲车接近时迅速把炸药包扔到装甲车上。但装甲车前盖形如鱼背,车又在运动中,圆形炸药包还没爆炸就滚下车。为快速解决战斗,爆破组任建福冲到装甲车前,迅速将炸药包硬塞到装甲车履带前后轮中间,将装甲车炸瘫,从而顺利攻占敌最后据点。张绩武见大势已去,仓皇出逃,后被我军俘虏。至此,宿县宣告解放,国民党宣称“固若金汤”的宿县,最终被我军攻克。

攻占宿县,我军控制了徐州到蚌埠间100余公里铁路,切断了津浦线,将徐州和蚌埠地区国民党军割裂成南北两块,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有力地保障了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为淮海战役决战胜利赢取关键一仗。(吕 洋 戚苏源)

(责编:刘圆圆、代晓灵)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