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稿件
分享

专家解读:为劳动者权益“护航” 扎实推进工会法贯彻落实

人民网 肖聪聪

2025年03月31日10: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期,各地工会围绕职工权益保障推出多项举措,彰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的强大生命力。这部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便公布施行的法律,明确规定了我国工会在国家的法律地位和职责,为新中国工会工作奠定了法治基础。

从青海工会着力打造工作品牌助力改善民生,到湖南工会构建“15分钟法律服务圈”,桩桩件件都紧密关联民生。这些举措,正是工会法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迈出关键一步

内蒙古工会推动已建会新业态企业建立健全协商机制、上海工会“七大行动”服务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今年以来,各地工会围绕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工作不断推出举措。

2022年1月1日,新修改的工会法正式实施。其中,新修改的工会法总则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工会适应企业组织形式、职工队伍结构、劳动关系、就业形态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依法维护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工会法的修改澄清了入会的前提,消除了入会的观念障碍。”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建峰表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建会工作,重点是推动平台企业及关联企业普遍建立工会;同时,扩大行业工会覆盖;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作为“兜底”,实现不同入会形态的有效衔接。

2023年年初,全国总工会印发的《关于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发挥全国工会组织系统合力,重点聚焦货运、网约车、快递、网约配送等行业的12家头部平台企业,推动建立与劳动者的协商协调机制,畅通和规范劳动者的诉求表达、利益协调通道,共同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提高。

“截至目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已取得初步成效。”沈建峰强调,入会只是第一步,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强化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将相对稳定的劳动者聚拢起来,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劳动者诉求,推动平台企业健康发展。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条款入法

产业工人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其权益保障和职业发展备受关注。

新修订的工会法总则第八条规定:“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产业工人骨干作用,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提升素质、维护权益’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工作举措。”沈建峰指出,工会法专门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规定,明确要求工会提升产业工人整体素质,维护其合法权益,保障其主人翁地位。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培训通道、培养措施、支持政策,分布在12项改革举措中。

“作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入法也为政府、企业、职工及其他社会力量支持工会工作,参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依据。”沈建峰指出,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系统应贯穿产业工人从学徒工到大国工匠的技能形成全周期,从吸引更多青年加入产业工人队伍、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等方面深化改革。

“工会法的内容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与时俱进,工会法既是工会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律表达,也是工会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沈建峰如是说。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