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垚
2025年02月24日08:27 来源:学习时报
1939年11月8日至9日,在江苏丹阳延陵镇贺甲村,新四军歼灭日寇精锐第15师团池田联队所属官兵168人,生俘3人,缴获枪支弹药若干。贺甲战斗是新四军一支队挺进茅山根据地后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运动战,也是陈毅、粟裕领导下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反“扫荡”时期战斗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斗,受到延安总部和新四军军部的通电表扬。
抓住时机,撒下天罗地网
1939年11月初,驻扎在江苏金坛的日军第15师团步兵第51联队及伪军,经常对驻守在茅山地区的新四军进行“扫荡”,企图寻找新四军主力部队开展决战。针对敌寇的“扫荡”战术特点,新四军指战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后,决定利用苏南地区沟塘密布、村庄稠密,有利于部队进行隐蔽、穿插、转移的优势,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作战。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部、新六团和丹阳独立支队等地方武装,隐蔽在金坛、延陵、宝堰地区,撒下天罗地网,等待时机一举歼灭敌军。
按照惯例,日军都是原路出来原路返回,不随意更改路线。1939年11月8日凌晨,驻金坛的日军又向延陵镇一带“扫荡”。丹阳独立支队副支队长林胜国得到侦察员报告,宝堰据点三四十名日军夜袭延陵后,正准备沿原路返回九里敌巢。经支队领导商量后,认为这是敌军外出“扫荡”的小股队伍,是返巢路过这里并不是有备而来,我军完全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把这支小股敌军消灭掉。于是,支队领导一边把敌情通报给附近的新六团并请求支援,一边积极将一大队、二大队和加强班进行排兵布阵,以便拦阻敌人退路和警戒附近可能增援之敌,就等这股日军小队进入埋伏圈一举歼灭。
敌我对峙,战场胶着
8日上午8时许,夜袭延陵的日军返巢途中果然进入我军的包围圈,当即被击毙数人。敌人突然遭到打击,便立即利用其装备优势进行还击,并抢占了离贺甲村东侧不远的一个制高点。此时,在村西侧的二大队也与日军小队交火,敌人以机枪、掷弹筒等优势武器企图压制我军的猛烈攻击,双方暂时形成对峙状态。
就在这关键时刻,前来增援的新六团两个营的兵力在团长段焕竞指挥下,突然从日军后方攻击。剩余日军无力抵抗,只能溃逃到贺甲村中顽抗待援。中午12时许,部分增援的日军与我军警戒的加强班交火,企图与村中的日军会合,在交战过程中日军援军向我军发起了三次反扑强攻,意图再次抢占制高点,但敌人的阴谋并未得逞。在我军的英勇奋战下,日军一次次被击退,并再次被歼灭多人。
然而,惨无人道的日军此时竟施放毒气,使我军战士纷纷中毒而丧失战斗力,敌人乘机用机枪扫射,我军20余名指战员英勇牺牲。狡猾的日军乘着毒气弹威力,开始全力构筑散兵坑并开凿枪眼,以便一旦村子失守就退到东南角之祠堂固守待援,双方战况再次陷入胶着。
血战肉搏,最终瓮中捉鳖
面对日军的顽抗,我军重新调整作战部署,二团的一营、三营以及新六团连续向日军发起了强有力的攻击,并以肉搏战等方式最终将敌人阵地压缩到东南角祠堂内。这时天降大雨,战斗进入片刻的停歇。村地下党组织安排张荣刊等100多名村民先后奔赴战场,共运送50余名伤员回村救治。夜色沉寂,最终的决战即将到来。
11月9日凌晨四点,二团二营由驻地赶到战斗现场,随即开始发动总攻。不料,我军一个排在摸索前进中遭到早已埋伏在草堆里的日军突然袭击,紧接着我军又增援兵力进行助攻。经过激烈的战斗,猖狂狡猾的日军终于被逼退至祠堂里。上午10点左右,虽然我军伤亡很大,但日军无疑已是瓮中之鳖,我军唯有强攻祠堂才能全歼日军。对此,我军发扬军事民主商讨作战事宜,大家纷纷建言献策,最终确定作战方案。
中午12时左右,我军安排精明强干的战士悄悄来到祠堂下面,将手榴弹绑在竹竿上,先后在祠堂西侧和南侧炸开三个洞口,再从洞口扔进手榴弹。祠堂内的日军哇哇乱叫、血肉横飞,惊恐之余,为数不多的日军从祠堂北门逃窜到打谷场上垂死抵抗,早已埋伏在外的二团和六团的战士将其彻底歼灭。
战斗结束后,陈毅赶到贺甲村慰问负伤的干部战士,指示二团团长王必成:赶快召集干部会议,总结战斗经验,过去我们打的是游击战,这次是运动战,整整激战了20多个小时,这都是我军成长壮大的标志。此后,新四军从苏南走向全国,在不断的胜利中发展壮大,为坚持和发展华中敌后抗战、夺取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