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在华外企将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访德国中国伙伴发展机构负责人玛丽娜·飒兰德

本报记者 刘仲华

2025年02月18日08: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政府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积极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德国中国伙伴发展机构负责人玛丽娜·飒兰德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市场已成为不少跨国企业的增长动力。随着中国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相信在华外企将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谈起与中国结缘的经过,飒兰德表示,读高中时,自己便对中国十分感兴趣,经常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介绍中国的书籍。“从那时起,我便坚信,中国一定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德中关系向前发展的推动者。”所以,高中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入图宾根大学学习汉学——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经济等科目。1973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她申请到中国留学,前往北京大学学习。

大学毕业后,飒兰德担任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政府的中国问题顾问和翻译。1979年,她被戴姆勒—奔驰公司聘用,赴中国负责商用车和小轿车相关业务。“上世纪70年代,戴姆勒—奔驰公司发现中国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希望开发中国汽车市场。一开始,我们在中国的主要业务是向油田、建筑企业销售重型卡车、供应零部件等。后来,为适应中国市场对轿车的需求,我们又与一些优秀的中国汽车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深耕中国汽车市场。”

与众多中国合作伙伴和客户合作多年,飒兰德几乎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见证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日新月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街上车水马龙,购物中心里人流如织。”飒兰德说,不只是城市发展迅速,近年来,在数字化和电商助力下,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也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中国还在航空航天、电信和医疗保健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飒兰德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前往中国投资,涵盖机械制造、化学化工、医疗保健、汽车工业等。在中国,这些企业建立生产基地、推进研发合作,与中国伙伴共同开发市场。“为了更好地推动德中经贸合作,我创立了中国伙伴发展机构,致力于为德国企业对华合作提供咨询和培训等服务,以增进两国企业、机构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中国拥有良好稳定的政策环境、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这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随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也将迎来新机遇。”飒兰德认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将为各国企业提供发展机会。“当前,德中经济交流不断加深,期待两国继续携手努力,将这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保持下去,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8日 03 版)

(责编:任佳晖、王潇潇)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