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雪辉
2025年02月17日08:44
位列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的昆明钢铁厂,其历史要从抗战时期设在上海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说起。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所长周仁为了保护科研成果,一面派人将工程所大量的仪器设备和书籍资料秘密运离上海,一面派人到云南联系迁滇事宜,受到时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主任缪云台等云南当局人士欢迎,并表示愿意承担研究所迁滇所用经费。
历经一年的长途跋涉,仪器设备和书籍资料辗转香港地区、越南,经滇越铁路抵达昆明。在周仁、缪云台以及其他爱国工商业人士的联合努力下,云南当局向国民政府中央经济部提出创办钢厂的申请。1939年1月31日在重庆召开的“行政院”会议上批准了云南的建厂申请,于是,公私合股的“中国电力制钢厂股份有限公司”应时而生。2月22日,公司在重庆召开创立大会第一次股东会,推举缪云台任董事长,周仁任董事、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1939年春,工程研究所平安迁抵昆明。在周仁的具体负责下,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论证,为了避免敌机的轰炸以及对昆明市造成的干扰,又能在交通和电力方面获得便利,厂址选在了昆明附近的山区。
电力制钢厂创建之初,共有员工45人,其中技术人员10人、事务人员11人、工人24人(后来发展到230名员工)。员工们白手起家,先后盖起了铸造、金工、锻工车间和仓库,还自制了炼钢用的各种设备。1941年6月9日,一吨电炉终于建成。由于敌机的轰炸,电力公司不能正常供电,一直拖延到8月1日才正式投产。8月28日,炼出第一炉合格钢液,浇铸出9根钢锭。除1吨电炉外,工厂还相继建成250×3三棍横列式轧钢机、1.25吨空气侧吹转炉等。
制钢厂以“一切为抗战服务,服从战时需要”为指导思想,从1941年至1945年,共生产主产品钢锭、钢材、钢铸件1443.173吨,其中仅钢材品种就有普通低碳钢、优质碳素钢、镍钢、镍铬钢、磁性钢、高速工具钢,还有矽锰弹簧钢等产品问世。该厂的产品提供给军工系统的第二十一、二十三、五十二、五十三等兵工厂和第五军、战时生产局、国防工程处,以及中央机器厂、耀龙电力公司、云南纺织广等48家工厂、公司和矿山,为支援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
1950年3月8日云南和平解放,昆明市军管会接管电力制钢厂。1950年4月,电力制钢厂电炉恢复生产,为新中国提供急需的钢材。1953年与云南铁厂合并,1955年更名为昆明钢铁厂,从此昆钢的简称就一直沿用至今。2018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来源:人民政协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