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丁
本报记者 刘诗瑶
2025年02月13日08: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 |
2月11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腾空而起、首飞告捷,将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是长八甲火箭的首次亮相,拉开了长征八号系列火箭高密度发射的序幕。
从外形上看,长八甲火箭“脑袋”更大,可为卫星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间,适应更多种类和更大体积的卫星。长八甲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介绍,长八甲火箭是在长征八号系列火箭的基础上,针对未来中低轨道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改进研制而成。它沿用了长征八号系列火箭的芯一级和助推器,芯二级为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可选配5.2米、4.2米直径整流罩,本次使用的是5.2米直径整流罩。
相较长征八号系列火箭,长八甲火箭近地轨道运力提升两吨左右,相当于额外增加了近一辆小型货车的重量;长八甲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7吨级,可以覆盖未来主流轨道任务载荷的发射需求。从此,长征八号系列火箭形成了太阳同步轨道3吨、5吨、7吨级的运载能力梯队,有力提升我国中低轨道卫星组网发射能力。
长八甲火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创新?
首先,将现有的3米直径氢氧末级升级为3.35米直径。长八甲火箭氢氧末级共底贮箱采用了新型结构,在保证结构强度、刚度的同时,简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后续,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将作为成熟模块,供其他火箭选用。
其次,发动机推力提升。为提高全箭运载能力,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把现有发动机真空推力9吨提升至10吨。
第三,采用电静压伺服机构。伺服系统相当于汽车的“方向盘”,起到推力矢量控制的重要作用。电静压伺服机构与传统电液伺服机构相比,组件更少、配套简化,有利于满足大批量生产、验收、交付需求。
此外,长八甲火箭还创新地将卫星支架、转接框、仪器舱的功能,整合到一个多功能舱内,成功减重200公斤,提高了火箭运载效率。这种集成式设计方法在火箭结构上的应用,在国内尚属首次。
长八甲火箭未来将如何应用?
随着中低轨道卫星发射需求日益增长,商业航天市场上迫切需要一款既能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又具备高性价比的火箭。长八甲火箭通过优化设计、采用新材料,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提升火箭的整体性能,为商业航天市场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结构设计和制造方面,长八甲火箭改用了箱底整体成型工艺,产品一致性好,加工周期缩短近80%,焊缝数量大幅减少,对提高可靠性有很大帮助。通过电气系统的功能融合和资源整合,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2025年,长八系列火箭计划执行多次发射任务,更好满足后续高密度发射需求,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商业发射服务。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3日 07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