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08:43
“华东地区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制造的大炮弹。”粟裕将军说。1945年至1949年处于“特殊解放区”时期的大连,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倾注了隐秘而又坚实的力量。
1946年9月,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的萧劲光到大连筹划后勤工作,经过考察后向中央建议在大连开展军工生产,中央随即向各解放区发出通知,要求派出得力干部到大连组织军工生产。来自胶东、华东、华北解放区的400多名干部迅速向大连集结,1947年7月1日,我党第一个大型军工企业——建新公司在大连成立。
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苏联红军进驻大连并实行军事管制,大连由此作为稳定的大后方,有利于军工生产。二是独特的政治环境。1945年8月后的大连,在苏方的支持下,我党迅速建立地区党组织和人民政权,军工生产有了党的直接领导以及人民的广泛支持。三是独特的生产条件。大连得天独厚的工业基础、技术人才和工人队伍,以及便利的海上运输等条件,为军工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建新公司成立后,所属工厂包括炮弹厂、引信厂、钢铁厂、化学厂、机械厂、制罐厂等10余家大中型企业。
1950年5月,建新公司奉命停止军工产品生产。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9月,东北人民政府下令恢复炮弹生产,建新公司将裕华铁工厂、宏昌铁工厂合并为八一工厂,开始筹备恢复生产。12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撤销建新公司行政组织,所属各厂分别划归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化工局、机械局、军工局。1951年5月,中共旅大市委根据东北局指示,撤销建新公司党委组织,建新公司所属各厂党的组织直接归属旅大市委领导。
短短四年时间里,大连建新公司通过建立配套完整的军工生产体系,主要制造其他解放区还没有条件生产的、阵地攻坚战迫切需要的军工产品。其中,除了为辽沈战役提供上百吨炸药外,其余武器均运往华东、华北战场,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山东沂蒙大战,解放军共发射建新公司生产的炮弹10万余发;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发射的20万发炮弹,大部分是建新公司制造。为此,建新公司多次荣获中央军委和华东前线司令部的通令嘉奖。
在夜以继日的试验生产中,建新公司还涌现出一大批艰苦奋斗、忘我革命的红色人物,比如:亲自实验、引爆身殉的裕华铁工厂厂长吴屏周;三负重伤仍忘我工作的宏昌铁工厂厂长、中国“保尔”吴运铎;因仓库爆炸当场牺牲的经理部九烈士;因抢险致残的化学配置室工人、“护厂英雄”“党的好儿女”赵桂兰;带领一线工人潜心钻研,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的车间主任刘仁刚。
1948年至1949年,建新公司在试制、运输枪炮过程中,共有17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我党军工生产领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邹巍 吕东浩)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