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青
2025年02月06日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下简称“国防教育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全民国防观念新变化,对全民国防教育领域作出一系列新规范新要求,对于加速构建完善全民国防教育新格局、提升全民国防教育法治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要用好用活丰富的红色资源,全力推动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在赣鄱大地落地生根,不断汇聚起爱国强军的强大正能量。
一、多层次完善教育体系,筑牢崇军尚武的“精神基石”
这次国防教育法修订,对社会国防教育、学校国防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着眼于构建分层次、多领域、广覆盖的全民国防教育体系,根据不同对象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推动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让崇军尚武成为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时代追求。
一是紧盯“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关键。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应当具备较高的国防素养,发挥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论述,将国防教育列入全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学院学习内容,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中增强国防观念。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将国有企业中高层领导人员、各级学校校长以及主要新闻媒体负责人逐步纳入全省国防教育培训范围,着力提升新时代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所必需的国防素养。
二是聚焦“重中之重”。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国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等进行了补充完善,这凸显了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以江西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抓手,把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结合起来,推动各级学校打造更加贴近国情省情、符合学情的国防教育精品课程,切实把爱国强军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以全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少年军校”等创建为引领,组织开展武警部队“百队进百校”结对共建、“八一杯”兵棋推演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家国情怀和崇军尚武精神。依托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网上网下“红色走读”“红色研学”等特色活动,探索青少年军事技能体验与拓展训练等新场景新模式,让青少年在实践感悟中激发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和强国之行。
三是注重“全民全域”。全民动员、全域覆盖是最有效的国防教育。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要求全体公民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忧患意识、掌握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技能,这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浓厚氛围。我们要推动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普法宣传作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江西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以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为节点,分级分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将全民国防教育纳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与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明法治教育等一体推进,融入全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万名文艺家下基层”等文明实践活动,使国防教育融入日常、入脑入心。
二、全方位拓展渠道载体,铸就爱国强军的“钢铁长城”
这次国防教育法修订,丰富拓展了全民国防教育的方法和渠道,对媒体网络和文化传播、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场所等作出规范。我们要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载体,在讲好国防故事、搭建实践平台、打造特色品牌上精准发力,推动国防意识融入血脉、浸入心扉。
一是高水平讲好国防故事。讲好故事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方式。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要求创新宣传报道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国防教育、普及国防知识,这是适应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变革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推动全民国防教育“上云用数赋能”,依托江西融媒大脑,用好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传播体系,推出国防教育专题专栏、新闻报道和融媒体产品,讲好赣鄱大地情系国防、爱军拥军的精彩故事。聚焦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三个100周年”和苏区振兴等重大革命题材,创作推出电影《志愿军》系列、电视剧《向死而生》等一批爱国强军、献身国防的精品力作,更好为国防事业书写、为国防精神抒情、为国防成就放歌。以打造“德润赣鄱”好人文化品牌为抓手,组织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情系国防”好民兵等典型选树推介,以典型的故事、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国防意识,培养国防情感。
二是高效能搭建实践载体。抓好全民国防教育,离不开多元化的实践载体。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实践载体,尤其是新增“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主题活动等,广泛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等条款。我们要统筹军地资源力量,加快推进江西革命军事博物馆、革命军事文化街等国防教育阵地建设,鼓励各地建设国防教育主题公园、主题街区、主题广场等场所,更好推动国防教育走进群众、深入人心。依托遍布全省的2900余处革命旧居旧址和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赋能,建好用好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等数字化平台,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新场景,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利用建军节、国庆节、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民国防素养大赛、“国防万映”公益电影展映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热在基层、热在群众。
三是高起点打造特色品牌。红色文化是江西最闪亮的名片,是抓好全民国防教育的特色优势。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明确提出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开展国防教育。我们要编制实施《江西省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先行区规划(2024—2028年)》,推动国防教育融入革命精神研究、红色教育培训、红色文旅融合等方面,打造一批赓续红色血脉、具有时代特色的全民国防教育品牌。建强用好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深化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阐释,总结提炼一批独具赣鄱特色的精神标识。做强红色教育培训,以井冈山、瑞金等地为重点,扎实推进全国红色培训、红色研学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红色教育培训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水平。
三、立体化构建工作格局,共筑国防教育的“坚固防线”
这次国防教育法修订,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军地协同、夯实基础保障等方面作了完善。我们要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加快构建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新格局。
一是在完善领导体系上发力。党的领导是推动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进一步完善党领导国防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将军队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担负的国防教育职能统一调整由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负责。我们要深化市县两级全民国防教育领导机制建设,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规范工作运行,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职责任务明确、沟通协调顺畅、工作督导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省委宣传部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全省各级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组织修订《江西省国防教育条例》等政策法规,进一步明晰涉军涉地部门和群团工作职责,推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组织好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国防教育,着力打通全民国防教育“最后一公里”。
二是在深化军地协同上发力。军地协同配合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有力抓手。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对军队开展国防教育的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驻地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组织学生军事训练”等规定,这有助于推动建立高效、顺畅、灵活的军地协同机制。我们要健全完善军地联席会议、联合办公、要事会商等工作机制,更好畅通全民国防教育军地协作链路。统筹好部队退役武器装备、国防教育阵地等资源,积极支持和配合驻赣部队开展军营开放活动,吸引广大干部群众在参观体验、交流互动中接受国防教育熏陶。用好省军区、陆军步兵学院和驻赣部队等力量,有针对性地面向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等开展专题授课,推动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
三是在强化支撑保障上发力。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对于原有的国防教育经费保障、社会捐助、文物保护等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我们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全民国防教育专家库,推动各级国防教育工作机构选优配强工作力量,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强化经费保障,推动全省各地将国防教育经费纳入预算,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资助全民国防教育事业。抓好检查考评,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目标绩效考核、意识形态巡视巡察、各地精神文明创建等内容,将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参考,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在赣鄱大地蔚然成风。
(作者为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6日 12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