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二郎山上,国家电网职工——

驻扎海拔三千多米,查看覆冰守安全(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  王云杉

2025年02月02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座座铁塔迎风挺立,条条输电线路跨越群山,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二郎山银装素裹。行至海拔3000多米,人烟越发稀少。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泸定运维分部二郎山观冰站附近,一队电力工人正紧张忙碌。

  “覆冰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一大考验。”泸定运维分部主任王小川说,受高海拔、潮湿气候影响,冬季到来的时候,二郎山输电通道线路可能会出现覆冰,覆冰会增加输电线的重量,容易导致其垂度增大,甚至可能使电线或电线杆、塔承受不住过大的拉力而断裂,进而引发电线坠落事故。为方便监测覆冰情况和维护线路,确保电网安全,每年10月底到来年3月的覆冰期内,二郎山观冰站就成了泸定运维分部电力员工的“第二个家”。

  从今年1月19日起,王小川就一直和团队驻守在观冰站。一般情况下,每天要观冰3次,当发现覆冰厚度达到设计值的10%时,观冰频率变为每小时1次。“若遇极端寒潮、覆冰达到设计值的30%且有上升趋势时,我们还会通过直流融冰装置及时处理,对线路加热,让覆冰融化。”运维人员潘柱东说。

  伴随着“嗡嗡嗡”的旋翼转动声,一架搭载着可见光和红外热成像仪的无人机腾空而起,飞至输电铁塔上方对输电线路进行全面检查。“以前人工巡检,每天只能完成1至2座铁塔的巡检,有了无人机,1小时就能完成3至4座铁塔的巡检。”王小川说。

  巡检越来越智能,还需要人工巡检吗?

  “当然,一切都得万无一失。”王小川说,一来现在自动化监测设备还做不到百分之百准确,需要人工辅助配合;二来无人机巡检主要是帮助发现问题,但解决问题特别是处理应急事件,还离不开运维人员及时处置。

  “二郎山输电通道包括8回输电线路,是川西水电送出的重要通道。如果其中一条线路出岔子,300万户家庭的用电就会受到影响。”王小川说。春节假期,这里每天有8名运维人员驻站观冰。正是凭借这样的坚守,泸定运维分部负责的2300多公里的线路连续4年没有发生过一起冰害事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2日 02 版)

(责编:李枫、马昌)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