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香港党刊上的“闽中通讯”

——探寻1947年戴云山战斗的历史足迹

陈友良

2025年01月20日08:51    来源:福建日报

1947年夏季,一场惨烈的战斗在戴云山麓打响,刚刚集结起来的闽中游击队被打散,近百名人民子弟兵倒在黎明前的黑夜中,大批同情革命的群众遭到清算。正当反动派报纸大肆鼓噪“指日肃清”“庆祝胜利”的时候,香港《正报周刊》刊登一篇《在戴云山上》的通讯,讲述了4个月前的戴云山战斗故事,告诉人们“经得锻炼的钢铁队伍,是没法消灭的”。

这篇77年前的通讯,全文1700余字,为我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

《正报》是抗战胜利后,广东东江纵队《前进报》干部接受上级党组织指示,为“抢滩”香港宣传阵地而发行的群众性小型报。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1946年7月21日《正报》宣布改版为旬刊(第十期后改为周刊),正式成为中共广东区委的机关刊物。其办刊的方针是:反映及指导南方斗争,传播毛泽东思想,培养干部,教育干部。刊物设“各地通讯”栏,主要刊登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国统区的“人民武装斗争中的一个战斗或战役的全面而具体的报道”。

《在戴云山上》文前标有“闽中通讯”,说明其资料来自闽中地下党的通讯。那么,它通过什么途径传递到香港呢?据倪永图、郑星辉的回忆录,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曾于1947年1月在香港建立支部,其主要任务是向海外华侨开展统战工作,推动他们支援家乡的革命斗争。回忆录并指出,关于戴云山战斗的经过情况,通过中心县委的郑家玄同志搜集整理幸存者的口述资料,然后用密写方法写成通讯材料,寄去香港支部,再经过倪永图的整理,交给报社发表。至于通讯署名“于默”,应为化名。

通讯报道亦要求一定时效性,显然,这篇的发表已经滞后,但其内容仍具有组织工作交流的价值。《正报周刊》编辑附言:“这篇报道闽中人民为抗暴求生而英勇战斗的文章,由于递寄的延搁,略失时间,但其克服艰苦环境与坚持奋斗的精神和毅力,仍然值得广大读者作为参考。”

1947年上半年,为配合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作战,中共闽中地委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南古瓯”会议和闽浙赣区党委“三·一六”指示精神,决定以敌人力量较薄弱的戴云山区为据点发动一场由隐蔽斗争转入公开的爱国游击战争。闽中地委把各路游击队集中起来,组成闽中游击纵队,准备挺进戴云山区,故又取名“戴云纵队”。

这篇通讯从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领导的游击队挺进戴云山说起。1947年5月11日,许集美、郑种植、朱义斌等率领泉州人民武装攻打晋江县重镇安海,取得了胜利,随后组建一支小型精干的游击队,挺进安(溪)南(安)永(春)地区,并于6月26日抵达南安八都山,与黄国璋、林汝楠等率领的闽中游击纵队(戴云纵队)会师。

通讯开篇写道:我们这支新的人民队伍——闽中人民解放军戴云纵队突击支队——是由泉(州)属各县的农民、渔民、盐工、苦力、店员、小公务员、归侨和大量的教员、学生组成的,是反动政府迫我们从四面八方靠拢在一起的。身份的不同,并没有妨碍我们的团结,一位伙伴说的不错:我们虽“杂”,但并不必担心,因为大家只有一条心。

五月间,我们在安(溪)南(安)边境粉碎了反动派的进攻之后,即挺进入戴云山内地。我们这支新从人民中诞生的队伍在昏夜暴雨中,从蛮荒的山地,从齐腰的蓬蒿里头,胜利地作会师的进行。有时日行一六零里的强行军,也没有把我们累倒,反而加强了我们的信心与决心。

依照文史资料,八都山会师后的部队再次进行整编,其番号有多种说法,如“闽中爱国游击队”“戴云纵队直属支队”等,此通讯则提供了一个全称“闽中人民解放军戴云纵队突击支队”。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戴云纵队不得不在包围与突围、“围剿”与反“围剿”中激烈地战斗着。7月5日,戴云纵队在南安诗山附近的山门村遭到国民党武装1000多人的包围,在付出极大的牺牲代价后,终于突围成功。游击队员傅维葵事后回忆山门突围战时说:“天快亮时,掩蔽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由此可俯视整个诗山镇。原来诗山镇是个小盆地,我们一夜行军,只不过是曲曲折折绕它走了个半圈。敌人的主力还在我们的山脚下,我们简直走到敌军的头顶上了,这是敌军所没有料到的。”

于是,这篇通讯这么写道:我们和敌人接触了将近十次,打垮了三十多倍于我们的敌人,把反动派的“围剿”阴谋粉碎了。曾经一次,当我们突围,胜利的(地)越过一个山头的时候,敌人还在对面山头像乌龟一样爬着,我们禁不住都笑起来,张开喉咙向他们大喊:“反动派,听唱歌!”于是大伙兴奋地唱了:“我们在戴云山上,我们在戴云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歌声飞越无数的山岗,像钢铁般的怒吼,使仇敌战栗张皇!

一曲“戴云山战歌”,尽管是模仿抗日歌曲《太行山上》而作,但道出的是戴云纵队为实现革命目标而斗争的英雄壮举。

《在戴云山上》描述最为热血悲壮的画面,是戴云山主峰下的血战和突围。7月14日傍晚,戴云纵队到达距戴云山主峰不远的盖德乡暗林口,被敌人打了伏击,队伍被分割成三部分。一路由支队长高祖武、指导员许集美率领正面迎敌,为掩护司令部及主力突围,同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在冲破敌人前后夹击后,队伍转移到南斗一带,又遭到敌人围困。除一部分同志突围外,牺牲十余位同志。

文中用较多篇幅描述这支队伍的顽强奋战和突围的场景:在永(春)德(化)边境,我们遭遇到反动派围剿袭击。一部分队伍和政工人员,跟主力失掉了联络。三十多个人在极困苦艰难的情况下,挺进戴云山。沿途处处有搜山、锁口,碰到了的是超过我们数十倍的敌人。三十多个人,除了十多个战斗员外,都是未经战斗洗礼的知识分子。一方面要和敌人拼命,另方面又要和饥饿疲乏斗争,三四天没得吃,没有休息,死亡时刻在威胁着我们。然而大家毫不懊丧,仍是坚决继续挣扎,饿得坏了,一位女同志摘取各种树叶、草茎尝了尝,味道不恶的,就像获得珍珠宝贝似地(的),立刻介绍给同志们吃。——这种从未尝过的味道,是胜过于山珍海味的。

敌人追得紧,我们不得已,暂在草丛中躲起来,搜索的敌人从一两尺以外的地方通过,像狂狗一般地向前扑,扑到的,自然又是一阵空。敌人不放松我们,我们也不放松敌人。越过山,爬过岗,我们没有一刻离开战斗。有几位同志在坚持斗争中壮烈地牺牲了,在他们倒下的那一刹那,还负责把武器递给仍在战斗的同志们,是的,只要手里抓住的武器有了接手,他们就安心了。

然而,这次敌人的疯狂乱扑,是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他们赔掉的狗命就不少哩!值得夸耀的,还是我们的“书生”“小姐”,残酷的战斗并没有使他们怖憟、恐惧,相反的是教育了他们更加坚决、更加顽强。我们敢保证:经得锻炼的钢铁队伍,是没法消灭的。

《在戴云山上》所描述的普通游击队员的反击行动和战斗意志,鲜活而又真实;每一个细节和故事都不是虚构的,都来自战斗幸存者的叙述。

“开展群众性的爱国游击战争”,是上级党组织对闽中游击纵队提出的要求。纵队高举“爱国游击队”红旗,奋勇前进,征途千里,行军中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群众利益秋毫无犯。他们有时合力出击,攻打各处粮仓,开仓济贫,并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宣传党的政策,以提高群众求生存斗争的觉悟。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在群众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通讯写道:六月初旬,支队的一部分主力和大批政工人员,在南安诗山附近的山地,展开爱国游击战争的思想准备,布置广泛的群众斗争。在这一时期,反动派即逐渐集中闽西全部兵力,包括省保安队、县保安队、警察、地方团队,总兵力在我五倍以上。在敌人进攻前,我们也周密作了反击布置。农民群众和我们紧紧靠在一起,战斗在一起。于是不管反动派动员了全省精锐的保一总队,不管配合了多么严密的保甲组织,也免不了被我们击溃!

最后,《在戴云山上》还讲述了一个依靠“老群众”成功救出在戴云山战斗中被捕的4位同志的真实故事:有几位同志不幸被捕了,辗转到莆田、仙游,最后解来泉州。反动派指定监视他的,原来是一位过去相识的“老群众”,几个月前才被县里拉来当卫队,表面上和反动派马马虎虎地混过日子,心里头却老想开小差,投入人民队伍,如今碰在一起,真是再好没有了。经过了缜密的计划,就在八月十一日的午夜逃出,还带走驳壳枪一杆,子弹六十九发。唯一给敌人留下的是一张请他们上戴云山相会的“请柬”。跟敌人开了这次玩笑,大大鼓舞了全体同志和无数群众的战斗热情。

通讯以生动的笔触,表现了人民战争和群众路线思想,点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队伍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闽中游击队在戴云山区浴血奋战的“苦斗”往事,必将成为福建红色记忆的一部分;戴云纵队的革命精神,也必将成为涵养时代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永续动力。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媒介中心)

(责编:代晓灵、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