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阎建林——

再现马家窑远古彩陶风采(传承)

本报记者 赵帅杰

2024年12月08日07: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反复揉搓陶土,排出气体后放在工作台上,随着轮盘匀速转动,阎建林的双手不停提拉、按压,不一会儿,一只陶罐的雏形便显现出来。接着,他用指尖轻轻按压瓶口,逐渐形成瓶颈轮廓,当转盘缓缓停下,一个光滑细腻的陶坯制作完成。

  64岁的阎建林(见图,本报记者赵帅杰摄)是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走进他位于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河口村的家中,院落里、窗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陶器,足有上百种。“主要是马家窑彩陶工艺品,敞口的是盆,带颈的为罐,耳部安有提手的,还可以称作壶。”阎建林介绍。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类型,因最早发现于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距今约有4000年至5300年的历史。“大量生产和使用彩陶是马家窑文化的鲜明特色,器型丰富、做工精致、图案绚丽。”提及马家窑彩陶,阎建林如数家珍。

  1988年,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久后,阎建林接到制作彩陶工艺品的任务。“作为土生土长的临洮人,对马家窑彩陶并不陌生,但要仿照制作,难度不小。”打小跟随父辈学习制陶手艺的阎建林坦言,过去只是制作陶花盆,对于彩陶,只是见过,却没做过。

  在临洮县文化馆有关负责人的鼓励下,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阎建林开始了彩陶制作技艺的探索。选料是第一步,为找到与古彩陶胎质相近的陶土,阎建林三天两头到马家窑遗址研究碎陶片,又多次去往博物馆看实物,自费购买书籍、泡在图书馆查资料,终于找到柔韧度高、可塑性强的红胶泥土。

  制作彩陶,除选土外,还需经过和泥、拉坯、晾晒、抛光、绘彩、烧制等多道工序。“尤其是绘彩,要求具备一定的绘画功底。”阎建林介绍,马家窑陶器的颈部与上腹部,多有颜色鲜艳、线条流畅的图案花纹装饰,如网纹、鸟纹、漩涡纹、水波纹等,“若缺少纹饰,彩陶就失去了独特魅力。”

  马家窑彩陶的纹饰色彩主要有黑红两色,经高温烧制后发生物理变化,与胎表紧密结合,历经千年而不脱落。肯钻研、爱学习的阎建林从零起步,一边请教材料和化学方面的专家研制颜料,一边学习绘画,“刚开始,需要先用铅笔打草稿,再小心翼翼地上彩。”久而久之,抽象重复的几何图案,在阎建林笔下变得越来越鲜活生动。

  经过多年锤炼,阎建林制作陶器的水平不断提升,由他仿制的马家窑彩陶,被当作工艺品在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展陈,每逢文旅节会,还被当作馈赠礼品和文创产品,受到客商和游人青睐。“作为先民们装盛食物的器皿,如今,彩陶的实用价值虽不如以往,但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很高。”阎建林说,研究、制作马家窑陶器,既是传承非遗技艺,也让更多人感受和了解彩陶文化的魅力。

  在阎建林的带动下,他的两个儿子也加入陶器制作的行列,并成立彩陶研制公司,年产各类陶器3000多件。同时,还创办陶器制作技艺传习所,培养了一批彩陶制作新人,接力传承彩陶艺术。前不久,阎建林和家人在短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制陶技艺。

  近年来,随着研学游兴起,陶器制作技艺传习所成为学生暑期研学的打卡地。阎建林专门开设工艺美术课,谈理论、做培训,详细讲述彩陶图案背后的故事,为学生提供走出课堂、亲近历史的机会,加深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带动全社会宣传、保护、传承马家窑文化。

  “今年是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也是马家窑遗址考古发掘10周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马家窑陶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彩陶工艺品走进了千家万户。”阎建林说,彩陶不仅展示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艺,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希望制陶手艺能代代传承,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8日 05 版)

(责编:彭静、刘圆圆)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