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8日08:2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今年是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1954年12月15日,历时7个月零4天修建的青藏公路顺利完工,在当时创造了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的奇迹。从此,西藏结束了千百年来仅有栈道、溜索、人背、畜驮的运输方式,雪域高原与祖国大家庭紧紧连在一起。
如今,走在青藏公路上,人们不会忘记一个名字——被称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面对复杂地形和恶劣气候的考验,慕生忠率领筑路军民用双脚踏出血路,在世界屋脊立下铿锵誓言。他用英勇无畏、舍我其谁的行动,树立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历经磨难 淬火成钢
慕生忠1910年出生于陕西省吴堡县寇家塬镇郝家山村,1930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刘志丹、谢子长的领导下,慕生忠深入国民党军队内部开展兵运工作,开辟红色村庄,组建游击队。为表明自己投身革命的坚定决心,他化名“艾拯民”,以“救国家于危亡、拯人民于水火”的大无畏精神,率领游击队奔走于陕西、山西开展斗争,全身留下28处弹伤,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
1951年8月,以范明为司令员、慕生忠为政委的解放军第十八军独立支队奉命进军西藏。当时,西藏刚刚宣告和平解放不久,帝国主义势力胁迫西藏上层企图把解放军挤出西藏。由于买不到粮食、燃料等物资,西藏驻军和党政机关3万多人的生活面临严峻考验。
把补给运到西藏,最大的困难就是交通不便。毛泽东号召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1953年,中央政府命西北局组建西藏运输总队。时任西藏工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的慕生忠被任命为运输总队政治委员,负责进藏粮食物资的运输。
按照最初部署,运粮队准备采用1951年解放军进军西藏时的路线。这是一条传统的路线,走向与1300多年前的唐蕃古道大致相同。经过徒步考察后,慕生忠认为,传统路线必然经过黄河源头地区的泥沼地带和通天河,并不适宜大部队行军。他果断决定放弃老路,探索一条新的路线。
1953年11月13日,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28000峰骆驼组成运输队伍,由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启程,浩浩荡荡地向着藏北重镇那曲进发。这次运输以“每500米就倒下一头牲畜”的代价,悲壮地完成了它的使命。雪域高原的行路艰难,让“骆驼队长”慕生忠体会到,靠原始的运输方式来保障西藏的物资供给,绝非长久之计。
在周恩来和彭德怀的支持下,青藏公路的修路报告被特别批准。中央政府决定在修建康藏公路(川藏公路)的同时,开工建设青藏公路,由慕生忠担任总指挥。1954年5月11日,青藏公路在格尔木破土动工,1200多名民工组成的筑路大军来到格尔木河畔的荒原。这支队伍的全部家当除了中央政府的30万元拨款外,只有1500公斤炸药、3000把工兵铁铲和一台军用吉普车。慕生忠坚定地表示:“我是军人,就是国家放在弓上的箭!”
身先士卒 甘当路石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自然环境极为独特。慕生忠率领筑路大军吹响进军号,用铁锹和镢头向这片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宣战。
冰封雪裹的高原,摧残着人的肌体,也磨砺着人的斗志。面对狂风、暴雪、冻土、塌方、滑坡,筑路军民把信仰、信念和信心融入浩瀚沙海、茫茫戈壁。修路过程中,慕生忠不断鼓励同志们,在困难的情况下想要打开局面,需要有不怕死的精神,要“置之死地而后生”。他说:“人都免不了一死,但人的死大致有三种,无非是老死病死战死。我不愿意躺在床上慢慢老死病死,而愿意死在战斗的岗位上。”
慕生忠身先士卒,每次都出现在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他后来回忆修路时的情景:“不分军民,不分职务,都得干活。十八磅的铁锤,每人一次抡80下,我也不例外。修桥时,干部和民工一起跳进水里打桥桩,见面握手,谁的手上没有老茧和血泡就不是好干部。”他在铁锹的木柄上刻下“慕生忠之墓”,说道:“如果我死在这条路上,这就是我的墓碑。路修到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头冲着拉萨的方向。”
筑路大军行进到距离格尔木市70多公里处的那神河畔时,被一道深谷挡住去路。这里是格尔木河最窄的一段,也是从格尔木西上昆仑山的第一道关口。要想继续前进,必须架设桥梁。
仅仅3天时间,工程师邓郁清便带领工人,用9根9米长的东北红松和少量钢筋铅丝架起了青藏公路上的第一座桥梁。桥建好了,邓郁清跳上汽车准备试试桥是否安全。慕生忠一把将他拉下来,自己坐了上去:“你是咱们唯一的工程师,万一你有个闪失,再没有第二人了。”
邓郁清曾回忆说,慕生忠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和团结同志,既有胆识,又会用人。当年,慕生忠邀请邓郁清一起修路时,两人曾争辩了一整晚。在邓郁清看来,修路是一门科学,在没有正规测量队、没有专业施工队的情况下把公路修到拉萨,仅凭热情和干劲是远远不够的。但慕生忠却说:“跳出老框框,在技术上闯出一条新路来,技术方面由你负责,出了问题我一人承担。”
慕生忠经常提醒大家:“要多去施工地点,越接近实际,就越能发现具体问题,以现实问题教育人,比空洞的理论起的作用大。”他把修建青藏公路的指导思想总结为四个字“一气呵成”,并立下两条规矩:一是不论工程大小,必须事先制定具体施工方案;二是坚持与军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公路修到沱沱河,新的情况出现了——河里的过水路面被洪水冲毁。慕生忠第一个跳进冰冷的雪水河中捞石头抢修路面。大家纷纷劝他上岸,但他一直站在水最深、浪最急的地方带领工人们抢修。10个小时过去,路修好了,慕生忠的双脚却已肿得穿不上鞋子。大家心疼地说:“今天让政委受苦了。”慕生忠却劝慰大家:“在最困难的时刻干部站在前头,一个人就可能顶几个人用。这就是生活中的辩证法。”
1954年12月15日,青藏公路全线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同时举行通车典礼,它们像两条血染的飘带,蜿蜒在冰峰雪岭之上。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攻坚克难、奋勇拼搏,不断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功成不居 不改本色
在谋划青藏公路的过程中,为了提供充足的后勤供给和干部人才,慕生忠还带头开发建设格尔木基地,奠定了今天格尔木市的城市雏形。
格尔木,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之地”。历史上,格尔木曾是一个模糊的地域概念,没有人能说清确切位置,地图对其也只作了大概的标注。1953年,慕生忠率领西藏运输总队在地图上发现“格尔木”这个地方。他派出先遣部队寻找,空旷的原野上只见枯草沙丘不见人烟。大家十分茫然:“格尔木在哪里?”慕生忠把铁锹插在地上,豪迈地说:“我们的帐篷搭在哪里,哪里就是格尔木。”他和大家一起搭起6顶帐篷,又从几十公里外运回沙柳,绕着帐篷垒起两米多高的围墙——这是格尔木城市建设的发轫,也是慕生忠扎根高原、建设西部的决心。
青藏公路通车后,慕生忠被任命为青藏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他带领筑路军民回到格尔木,就地取材搭帐篷、建窑洞、垒土炕,以“要在柴达木盆地建设一座美丽的花园”的胆识和热忱,修建工厂、创办医院、开设学校、开垦农田,同时在青藏公路沿线分别设立养路段、道班和运输站,对公路进行养护和改造。
在慕生忠的身体力行下,青藏公路管理局在格尔木建起了拱顶式窑洞和土木结构的平房。每个星期六,他都拿着锄头、笤帚,和干部群众一起开渠引水、种菜种树、打扫卫生。一座戈壁新城初具规模,成为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交通枢纽。1955年,慕生忠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获颁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8年2月,68岁的慕生忠复出工作,先后担任甘肃省交通局副局长、甘肃省政协副主席。他非常珍惜“夕阳余晖”,以更大的热情争分夺秒投入新的工作,功成不居、不改本色,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作出了重大贡献。慕生忠认为这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是老同志的历史责任和应有使命。他说:“趁自己还能跑动,脑子还管用,要为党多做点工作,把耽误了几十年的工作补上一些,多发点余热。”
1994年10月,慕生忠在兰州逝世。临终前,他留下遗言,将骨灰撒在昆仑山上、沱沱河畔。家乡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从黄土地走出去参加革命,用生命诠释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开国少将。2024年1月,在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到来之际,修葺一新的慕生忠将军故居在吴堡县正式开馆。慕生忠的革命人生,是对共产党人赤胆忠心的最好注解。他的精神,如同青藏公路一样跨越时空,鼓舞着后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建设美好家园。(宋雨)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