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善长
2024年11月28日09: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内容提要
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的战略部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经济体制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要素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土地、劳动、资本、数据、信息等要素快速融入社会生产和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把要素配置到生产率和回报率更高的领域,促进要素高效组合、顺畅流动,能够进一步激发要素潜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等战略部署,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激励生产者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重点,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能够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以企业为代表的微观主体是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是为了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将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转的基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畅通市场循环,疏通政策堵点,推进市场提质增效,可以充分发挥大国经济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国内供需有效对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丰富供给能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改革措施。把这些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宏观经济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能够有效克服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并通过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并作出战略部署。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加强财政、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有效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
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制度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较大创新和完善空间。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进一步巩固和发挥我国制度优势。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供必要前提,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能够增强社会信心,形成良好预期,增强各类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市场准入是经营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前提,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实现平等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可以充分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和企业创新活力,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性生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使诚实守信成为市场运行的价值导向,可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防范化解市场运行风险。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战略部署,将进一步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有序运行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有一批能够体现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引领全球科技和行业产业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做支撑,这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当前,我国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具备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良好条件,但经营效率、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等企业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等战略部署,将推动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要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我国企业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完善有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制度规则。统一大市场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和比较优势、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规则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培育发展强大国内市场。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部署,要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等,不断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努力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对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的认识不断深入,实践成果不断累积。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设计和实施跨越经济周期短期波动的中长期政策,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才能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提升经济潜在增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和外部风险冲击,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的改革任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抓好相关改革任务落实。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部署是战略性、前瞻性、方向性的,需要制定周密可行的改革方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改革落实方案,因业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使改革措施精准管用,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防止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要围绕解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做到改革议题的提出积极稳妥、针对性强,每一项重点改革方案的出台论证充分、科学精准。
坚持系统观念。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坚持系统观念,深入把握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既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也要使各方面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坚持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加强调查研究,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增强改革决策科学性和改革落实执行力。对新领域新实践遇到的新问题,要鼓励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对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完善,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坚持真抓实干的优良工作作风。在改革部署和改革落实全过程,都要大力发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改革没有局外人旁观者的观念,紧密结合工作职责把改革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同时,加强改革方案评估和改革落实情况督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不断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取得成功。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8日 09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