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1日08:25
著名作家魏巍曾说:“有一个人,在我一生的关键时刻帮助了我。他既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同志,我永远不能忘怀他。”这个人就是黄正甫,一位早期的共产党员。魏巍正是在他的指引和帮助下,奔赴延安走上革命道路的。
黄正甫,1909年出生于陕西省白河县。少年时,他曾在武汉中学读书。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向导》等马列主义书籍及进步刊物,受到启发,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6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湖北省农协纠察队长、省一中学生会主席、校团支部书记等职。后来,黄正甫从武汉到郑州,在共青团郑州市委做组织、宣传工作。因中共河南省委遭到国民党破坏,黄正甫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0年10月,黄正甫回到家乡,组织农民起义,后在郑州一所师范学校教书,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抗战,并坚持文学创作,时有作品发表。
在郑州求学的魏巍,通过同学介绍,前去拜访黄正甫。黄正甫比魏巍大10多岁,谦恭和悦。魏巍见他用的稿纸很考究,又白又细,印着银灰色的格子,字书写得很认真。魏巍读他的作品,知道他的观点是和劳苦大众一致的,很崇敬他,经常向他请教问题。黄正甫也非常喜欢这个少年,时常向魏巍推荐一些进步报刊和书籍。魏巍与黄正甫从相识、相知进而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不仅谈文学创作,也谈政治时局和抗日形势。在黄正甫的影响下,魏巍成为一名追求进步、关心抗日时局的青少年。
1937年7月,中共中央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同年9月,魏巍听说在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招生的消息,想前往报考,便来找黄正甫商量。黄正甫听后,当即表示赞同,并给西安的朋友写了介绍信,又掏出一些钱交到魏巍手中,叮嘱说:“你拿着这封信先去西安找我的这两位朋友。他们会推荐你上抗大的。这点钱权当路费。”说着他压低了声音,“你到了那边后,查一查还有没有我的名字,不久我也去找你。”直到此时,魏巍才知道黄正甫原来是一名共产党员。
魏巍怀揣着介绍信,星夜兼程赶到西安,找到了黄正甫的朋友,也去了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报名未能如愿。魏巍看到贴在墙上的八路军115师军政干部学校招生的广告,果断折返潼关,辗转来到临汾赵城县(今洪洞县),找到了115师军政干部学校,在报名时将名字“魏鸿杰”改为“魏巍”。他入学后不久,115师军政干部学校并入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后改为抗大分校)。1938年4月,魏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送走魏巍后,黄正甫毅然奔赴抗日前线。1939年冬,他奔赴延安,初入陕北公学学习,后转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经郭琦介绍重新入党。此时,魏巍已从抗大毕业,被分配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
烽火岁月里,两人天各一方,音信隔绝。魏巍始终牢记这位师长,在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给予自己的指点和帮助。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两人终于再次联系上,经常书信来往。魏巍才知道黄正甫在解放战争期间被分配到陕鄂边开展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黄正甫任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馆长等职。有一次,黄正甫从武汉来到北京,二人朝夕相聚,纵情畅谈。
黄正甫于1980年7月在武汉病故。魏巍惊悉噩耗,特书挽联,“星落楚天,江风飒飒,怀尔前驱战士;云横燕山,海浪漫漫,哭我益友良师”,沉痛悼念这位革命引路人。(郑学富)
来源:解放军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