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分享

从新疆的建设者到记录者再到宣讲员,闫欣秋履行着自己的承诺——

用亲身经历讲好兵团故事

2024年08月14日08:08    来源:工人日报

94岁的闫欣秋剃去了白发,总喜欢戴一顶白色的鸭舌帽,上面绣着“第四师六十六团”的字样。伸手一握,他的双手粗糙而有力,很难想象,这双曾拿着铁锹下地开荒的手,如今也在鼠标、键盘和快门之间灵活转动。

荣获“解放西北纪念章”“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兵团最美老干部”等多项荣誉,从新疆的建设者到记录者,再到如今的宣讲员,闫欣秋用行动履行着自己的承诺:“我见证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的变化,更切身感受到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更想多做点事,用实际行动感党恩。”

建设者:肩负使命屯垦戍边

闫欣秋有3件“法宝”:参军入伍时的裹腿布、毛巾和挎包。它们承载着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

“这3样老物件,我是想让大家能够更具象化看到过去艰苦的岁月,激励大家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谈起那段光荣岁月,闫欣秋的回忆总是历历在目。

“当时的标语是:‘大家加油走!不要怕苦!’”闫欣秋说,19岁的他如愿在山西参军,入伍不到一个月,后勤部就给每个战士分发了裹腿布、毛巾和挎包3样东西,“别小看这个用土布做的挎包,它可是随我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

“进军新疆、建设新疆,大有可为。”后来,闫欣秋来到新疆,肩负起屯垦戍边的使命。

新疆的建设发展“藏”在闫欣秋的一次次搬家之中。1957年,闫欣秋结婚的新房是一处不足5平方米的地窝子,四面土打墙,没有窗户,只有顶上的一个出口,挂着一片草帘挡风;1964年,他到了团部,住上了军营式土块房,四面墙带着地面都是用土块垒砌而成;1984年,第3次搬家,他住进了砖墙垒砌的四合院,院内也有了葡萄架和果树;2004年,团部盖了楼房,连通了天然气和暖气。

“2019年我又一次搬家,女儿给我在可克达拉市买了小二楼。”闫欣秋笑着说。

记录者:一生使用过11台相机

从1950年12月入疆后,闫欣秋就扎根在了伊犁河畔。不久就被安排在宣传部门,接触了人生第1台照相机。

“刚开始那几年,我带着相机跑遍了霍城县萨尔布拉克、芦草沟镇一带的牧区,记录了当时的土地改革工作。”闫欣秋说。

年轻人总是对未知事物感到好奇。在一次工作之余,闫欣秋跟着牧民体会当地“叼羊”,不料马受了惊吓,奔向悬崖边,千钧一发之际,当地一个牧民及时拉住缰绳,救了他。“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留下来。”闫欣秋说。

在往后工作的36年时间里,闫欣秋用镜头记录了团场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

1990年4月,闫欣秋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六团工会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休。在当天举办的欢送茶会上,他又被任命为六十六团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和老龄委主任(以下简称六十六团老龄委)。

从那天之后,闫欣秋的镜头内又记录了另一番风景。不久前,93岁的退休职工刘进生带着妻子前往他家,客厅内夫妻俩戴着大红花,并肩牵手而坐,对面的闫欣秋手持相机定格了“最幸福”的笑容。

闫欣秋手中的相机已经是他使用过的第11台照相机。“这还是我到北京参加电视节目时,电视台奖励给我的。”他说。

目前,闫欣秋已为80岁以上的160对老军垦人拍了合影,有些被珍藏起来,有些则上了报纸杂志,每张都成了珍贵的记忆。

宣讲员:美丽兵团“我”来讲

1991年,闫欣秋所带领的六十六团老龄委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这激发了他的干劲儿,带着六十六团老同志们组建了“老百姓宣讲团”“党员志愿者队”“学雷锋队”等多个志愿者服务队,并多次下基层宣讲。

“我就是想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第一代兵团人艰苦创业的不易,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努力奋斗。”闫欣秋说。

在闫欣秋离休34年内,共组织开展各类活动2000多场次,将国家的大政方针传递到最远的角落,覆盖受益群众20万人次;先后拿出4万多元退休金帮助困难职工群众,为他们解决困难400多件;并组织大型采访和摄影活动20多次。

2016年,闫欣秋和伊犁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努尔古力·居马汗结为“父女”,从此,六十六团百姓宣讲团多了一名年轻的“特殊宣讲员”。他们一起先后为四师18个农牧团场、48个连队、近万名职工群众宣讲党的好政策。

为了让这里被更多人知道和了解,闫欣秋与人合著了自传体小说《可克达拉之恋》,讲述了老一辈军垦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只要我还能走动,就会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宣传好家乡,讲好兵团故事,传承兵团精神,鼓励大家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闫欣秋说。(本报记者 吴铎思 本报通讯员 马安妮)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