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6日08:0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数万个形态各异、材料特殊的零件,以异常精细的角度组合在一起,形成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最精密的工业产品之一。这是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对装配的精密程度和质量要求高,在工程应用上是一门逼近极限的技术。
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总装工段承担的正是航空发动机装配的最后一道工序——总装,主要负责搭建航空发动机外部管路,这是保证发动机生产制造质量的重要一环,出不得半分差错,容不得丁点马虎。
中国航发黎明是新中国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摇篮,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先后走出17人次全国劳动模范。新时代新征程,黎明航发人的匠心连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也连着航空武器装备的“中国心”。总装工段勇于创新工艺,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发动机装配效率和质量,为一架架空中战鹰装上强劲的“中国心”。
“活干好了就是保家卫国”
“一定保证‘后墙不倒’!”介绍总装工段职责内容时,工段党支部书记郭滨用工段常说的一句话概括,“我们主要承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总体装配任务,产品质量、交付节点无论如何都要保证。”
工段员工面临的是质量和时间的双重压力。在紧张的工期下,怎么持续保证工作质量?“工段党支部首先要站出来,拧紧思想总开关。”郭滨认为。
工段现有员工62名,党支部成立于2010年,有党员22名。既铸航空装备之心,也铸理想信念之心、干事创业之心,在中国航发黎明党委领导下,工段党支部坚持利用主题党日、党员大会以及现场大屏幕、互动屏动态展示等多种形式,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牢记使命责任,坚定航空报国志向”。
“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通过回顾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历程,讲清严峻形势,讲深职责使命,讲好培育弘扬新时代航空发动机精神的生动实践,让大家明白咱们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要把党和国家赋予咱们的使命完成好,干好航空发动机就是保家卫国!”郭滨介绍。
航空发动机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多学科集成的工程机械系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任何一点微小的瑕疵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直接威胁飞行员生命和国防安全。
总装工段党支部对员工状态持续关注,制作思想政治工作明白卡,编制员工信息档案,每一名党员负责联系几名员工,精准做实日常关心关爱工作。“通过两个人日常谈话交流,就能观察到员工状态如何,如果装配时三心二意,那就容易出差错,我们要把这个隐患提前排除。”
“上世纪50年代,‘攻关尖兵’马德有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5年,李志强成长为新一代‘全国劳动模范’,总装工段深厚的劳模文化底蕴影响带动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工段党支部结合“三会一课”,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邀请李志强等技能专家讲授“劳模文化”“工匠精神”专题党课,用两代劳模的奉献精神和攻坚精神,激励总装员工一切献给党、一心铸重器、一图绘到底、一次做成功,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突破。
针对不同型号特点,工段党支部党员与相关技术人员团结协作,利用三维仿真等方法,反复模拟装配过程,精心制定加工方案,有效提升了航空发动机装配质量、缩短了班产周期。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用实际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锤炼过硬本领,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贡献力量,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工段员工们立志扎根航空装备制造一线,始终铆着一股干劲。
“在实践中敢于自主创新”
随着航空发动机产品不断丰富,面对型号更先进、装配更精密的挑战,如何攻克装配难点问题,提升装配质量和效率,成为总装工段必须思考的“创新内容”。
李志强是全国劳动模范也是老党员,总装班以李志强的名字命名为“李志强班”,今年退休后,他被返聘回班组,一如既往坚持“在工作中敢于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敢于自主创新”的原则,主动请缨解决装配难题。
总装工段党支部把党建工作融入装配工作,以“李志强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李志强班”表率带头,组织党员和生产、技术骨干围绕装配质量、技术瓶颈、生产成本等方面开展立项攻关和精益改善。
首创并推广航空装备管路校正与安装的“李志强操作法”,解决了发动机管路装配瓶颈;发挥每个人特长,创新摸索出“接力式”标准化作业模式,无缝衔接各环节,大幅缩短装配时间;开展产线规划与设计分析,将传统固定站位式装配模式升级为流动式生产……
十年来,“李志强班”累计实现工艺创新百余项,拉动各层次技术、生产骨干开展技术创新项目30余项,申报发明专利50余项,一条条创新经验凝结了精益求精的追求。
2023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李志强班”职工回信,勉励“李志强班”职工,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步伐,让中国的飞机用上更加强劲的“中国心”。
“我们唯有不断成长、不断奋斗,让一批批青年人成为‘李志强’,接好李志强的‘班’,才能不负总书记关怀期望。”学习回信后,郭滨感到肩上责任更重、前进动力更足。
总装工段党支部组织“青年大讲堂”活动、党员讲质量党课,提出质量优化建议;安排优秀青年员工参与技术攻关项目、担任精益改善项目组长、班组长等,多措并举激励青年勇挑重担,向上快速成长。李志强也将自己三十多年的装配操作经验倾囊相授,借助中国航发黎明搭建的“师徒结对”“拜师学艺”等人才培养平台,采取个性培养、师徒结对、技术互助、绝招共享等方法培养“多面手”。
“难点问题多演练,重复错误不能犯。”短短五六年时间,张鹏飞就实现独当一面,从“新兵”成长为“技能尖兵”“质量放心党员”。2020年,张鹏飞担起班组副班长一职,累计主持并参与精益改进项目10余项。
如今,总装工段涌现出技能专家12名,技师以上人员27名,为航空发动机装配战线培养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新生力量。
“把每一次任务都当作‘军令’”
“容不得半点差错!”这或许是总装工段员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对于航空产品来说,质量就是生命,而提高质量,作风是保障。
“在中国航发的统一部署下,‘党建+质量’早已成为我们基层党支部发挥组织功能、融入中心效能的重要抓手。作为落实‘党建+质量’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总装工段党支部做好任务承接,加强过程管控,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工段实际,开展了特色质量竞赛活动、党员示范岗的授牌活动等,这个‘党员先锋示范岗’是工段全体党员的追求。”郭滨介绍。
工段党支部通过开展“提质量保交付—全工序创先争优”竞赛,每季度评选出排名前三的党员,主动“亮身份”,让“党员先锋示范岗”闪耀在装配现场。能被授牌“党员先锋示范岗”,是总装工段员工人人艳羡的一件事,“这代表在任务攻坚、质量保证上作风过硬、本领过硬。”
在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下,工段识别风险,制定防范措施30余项,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
总装工段党支部组织党员骨干、技能专家,梳理形成“五严、五慎、五细、五实、五精”工作作风格言和“十不接、十不装、十不放”的装配质量格言;不定期组织团队协作训练游戏活动,强化员工作业配合精神;持续开展“强作风、当先锋”作风提升专项行动,使党员和员工群众将扎实作风刻入心中、融入工作。
“我们把每一次任务都当作‘军令’,把每一次装配都当作考验。”总装工段党支部书记郭滨动情地说,“新征程上,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坚定航空报国志向,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坚决把打造更加强劲的‘中国心’这个使命任务完成好!”(本报记者 黄欢)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