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分享

为祖国“多找矿、找大矿”

——记云南省三江成矿系统与评价创新团队

2024年07月29日08:1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为破解我国战略资源短缺问题,坚守“多找矿、找大矿”的初心,奋斗在找矿勘查第一线,在成矿理论创新和找矿突破方面取得系列重大成果;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培养了一大批地质人才……这就是云南省三江成矿系统与评价创新团队。

团队于2022年成立,在2012年成立的原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西南三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团队”和自然资源部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来,团队成员包括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人员共23人。2024年团队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破解三江成矿奥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不断增加,资源储备“入不敷出”的问题日益突出。为突破矿藏现状,国家在三江地区部署了系列找矿工程。

三江地区是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流地区,是全球最复杂的造山带和最具潜力的成矿带之一,因为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在地质学界被称为三江成矿带、“有色金属王国”。但在地表找矿越来越少,地质找矿转向地下找矿之初,由于缺乏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的有效指导,三江找矿一度停滞。

带着破解三江成矿奥秘的决心,李文昌带领团队,和多个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提出了“多岛弧盆成矿论”和“陆内构造转化成矿论”等成矿新认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什么地方找什么矿的问题。针对不同的矿床类型,研究探索了多套有效的找矿集成技术,发现和评价了多个大型、超大型矿床,普朗铜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普朗铜矿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东北部,矿区海拔3400—4500米,是一座以铜为主,伴生金、银、钼等多种金属组成的超大型铜矿床。

在发现之前,由于当时交通特别差,这里人迹罕至。1998年,英国比利顿公司开展了三年风险勘查,在普朗发现了铜矿露头,但打了3个钻孔后认为,该矿品位低,规模不大,于2001年放弃了该项目。

立足于野外工作积累,刚从野外地质三大队调到局里工作的李文昌,在给英国比利顿公司推荐普朗找矿靶区之初,已经对该区域有一些认识,加上后来做科研,发现了该地区发育规模较大的斑岩铜矿矿化蚀变系统,认定此区域寻找斑岩铜矿的潜力巨大。

2002年,李文昌争取到国家项目,并主持编制了《西南三江南段有色金属基地勘查总体设计》,将勘查目标锁定在之前发现铜矿露头的北部。他布置的第一个探槽和第一批钻孔均揭露到厚大的斑岩铜矿体,实现了找矿突破。

此后,他和团队与企业合作承担勘探工作,控制铜资源储量达511万吨,还带动了周边红山、红牛、烂泥塘等矿山系列找矿突破,圈定的斑岩铜矿带控制铜资源量达825万吨。

目前,普朗铜矿已经大规模开发,社会效益显著。

正是这种理论研究结合实地勘查,最终在他人所放弃的矿带上有了新突破。普朗斑岩铜矿带的发现与圈定,填补了我国印支期斑岩铜矿带空白。

“做地质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身为党员要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有证据就敢于提出想法,然后去验证,终会收获结果的。”团队成员严清高是李文昌教授的博士后,也是一名党员。

艰苦跋涉实现找矿突破

从理论预测到最终把矿找出来,这是团队最引以为傲的事。发现矿的过程是理论和方法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团队发扬以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的具体体现。

“我们被成矿规律吸引,虽然探索过程很艰苦,但是能够获得新认识是非常有成就感的。我们预测某个区域有矿,不管翻高山还是越峡谷,一定要去验证它。”李文昌教授坚定地说。

三江地区地处高山峡谷、雪域高原或热带雨林,找矿难度大,地质工作条件十分艰苦。跋山涉水、爬冰卧雪实属家常便饭。为了去看一个矿点或评价一个矿床,团队成员们常常穿行于无人区,翻山越岭数天才能抵达。为了要完成某项任务,他们经常早上七点出发,晚上九、十点才返回营地。

野外勘察工作处处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山上没有路,上山需要找来民工开路,有时以为快要通过了,才发现前面已经完全被碎石堵死,甚至有几十吨的大石头横在路中间,进退两难。于是团队成员拿小炸药炸,再用大锤敲,把石头往上砌,砌到车子稍微能通过。后来车子也走不通了,人只能继续往前走,遇到悬崖峭壁是否通过,通过后能不能回来,都是勘探过程中团队必经的考验。

野外勘察困难重重,地质工作者要能吃苦、耐寂寞。他们常常风餐露宿,午餐是自带盒饭或者馒头加咸菜,渴了就掬一捧山泉,晚上有时就点一堆篝火在野外露营。

“第一次去野外勘察,就到海拔近5000米的地方,进山时马驮着食物和作业用具,从矿点回来我们要背几十公斤的样品。没有电我们就自带机械发电机,没有信号我们就约定时间地点等队友回来。当时有年轻队友爬了4个小时到山顶只为给女朋友打1通电话,也有因为长期分隔两地而分手的,不从事这行很难理解其中的艰辛。”团队党员成员、云南地质调查所所长董涛分享经历心得。

野外生活充满着危险:在深山密林中迷路、一脚踏空跌下悬崖、被野兽攻击,甚至要付出生命。在徒步进入滇西北羊拉大型铜矿的途中,团队一位青年工作者杨德明因为发生高原反应,救治不及时牺牲了;另一位优秀科技工作者范玉华长年奔波于高原评价矿床,顾不上休整治疗严重的高血压病,结果诱发尿毒症而英年早逝,给团队留下了永远的痛。

多年来,团队团结奋进,在三江地区厘定出10条成矿带,圈定17个找矿靶区,经团队系统勘查,快速评价12个大型以上矿床等,理论技术在国内外广泛推广运用。

传帮带培养地质人才

“地质从业者既是科学家,又是教育者,科研、找矿、人才培养,都是为党和国家服务的,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很重要,只要有人在发光,就可以照亮别人。”团队成员、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雨健说。

传帮带在地质行业是不可或缺的。导师与学生联合开展野外调查,同吃同住,同背样品,用行动和魅力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在高山丛林雪地中考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实验工作中细致耐心的作风,是团队在课堂之外很重要的教学工作,也是团队重要成果。

“我带他们去矿区井下坑道观察成矿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提供观察思路,教他们如何从宏观探矿作业到微观矿石研究。去年年底到今年5月,我有4个博士生毕业,其中3人获得优秀。”李文昌教授骄傲地说道。

团队中形成层层传帮带的良好氛围。李文昌教授掌握团队大方向,团队内部经验丰富的导师做专题经验分享,学生中形成师兄师姐带师弟师妹、博士生带硕士生的良好机制,鼓励学生多开展内部讨论,在提升学术水平的同时增进友谊。

“李老师对各层次学生的培养方式不一样,对于博士后,他会给出课题,提出达成目标,在遇到难题时我会跟他认真地讨论并列出解决方法,他常常鼓励我,告诉我不要怕错,放心大胆地干,有成果及时在团队内汇报交流,一起进步。我们都很珍惜这个学习过程。”严清高表示。

李聪是团队唯一的女成员,也是一名党员,现在在校读研二。她说,“我对地质行业很感兴趣,在一线可以学习到许多实践经验,在野外记录和财务管理上,还能发挥自己细心的优势,博士师兄们会带我们一起解决问题,没觉得特别苦,整个团队氛围很融洽。目前准备继续读博,未来想一直从事这个行业。”

注重传帮带有效促进了青年人才成长,一些人成长为地质行业崭露头角的业务骨干,形成团队人才济济、地质事业后继有人的可喜状态。

“我现在是昆明理工大学的外聘导师,也带团队实习生。新参加工作都要按老一辈传统从基础做起,讲地质课,到野外现场教学等等,现在也是按照李教授教给我们的方式来带学生。”团队党员成员、李教授的学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云南省地质调查院科技发展中心主任余海军表示。

“我来学校工作近10年,首先要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矿产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手中有资源在国际上才有话语权,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野外工作要做扎实,带学生还要有耐心,地质小白要经历学习工作才能成长。希望培养出更优秀学生,承担国家继续找矿的重任。”团队党员成员、李教授的学生、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刘学龙谈到如何做好教育时表示。

如今,团队秉承拼搏创新精神,继续深化成矿理论和找矿勘查技术,依托2024年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继续为国家锂、铍、磷等新资源基地建设作出新贡献!(本报记者 马靓辉)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