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辽东保卫战的前前后后

盛雷 高昕蕾

2024年07月23日08:12    来源:人民政协网

原标题:辽东保卫战的前前后后

  辽东根据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最早开辟的根据地之一。自1946年10月下旬至1947年6月上旬,在中共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兄弟部队的支援下,辽东根据地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取得了辽东保卫战的胜利,更削弱了东北国民党军的机动力量,迫使其由攻势转入守势,为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人民武装挺进东北

  抗战后期,八路军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派出部分兵力进入东北,会同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向盘踞在东北的日军展开作战。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在美国的援助下,向东北大举运兵,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独占东北。为打破国民党的企图,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于1945年9月19日决定再从山海关内各解放区抽调一批部队和干部进入东北,会同东北部队执行发展东北的战略任务;同时委派20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去东北工作,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

  各部队陆续到达东北后,一面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一面着手发动群众,清剿土匪,组织和发展武装。中共中央于10月9日批准组织东北临时性军事机关——东北军区司令部。1945年10月31日,在东北境内的和将要进入东北的部队统一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到年底陆续成立了10个军区。截至1945年12月,东北人民自治军共辖山东解放军第一、第二、第三、第七师和警备第三旅,东北挺进纵队,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第三纵队,新四军第三师,第三五九旅及新扩编的12个步兵旅、1个炮兵旅、1个炮兵混成旅,10个军区(锦热、辽宁、辽东、辽西、辽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2所军事学校,总兵力发展到27.49万人。

  1945年11月16日,国民党军攻占山海关,打开通往东北的陆上通道,同年12月至1946年1月,陆续增兵加紧进攻东北解放区。1946年1月4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东北民主联军把工作重心转向距离国民党占据的大中城市较远的城市和乡村,以师(旅)为单位开始有重点地分散到东北各地。到1946年3月,全区歼灭土匪7万余人。在这期间,对部队初步进行了整编,将原来划分的军区先后合并为东满、西满、南满、北满4个二级军区,实行新老部队合编,以主力的大部划归各军区指挥,并重新调整了各省军区和军分区,抽调少数主力部队充实地方武装。

  辽东根据地军民奋起抗击敌人的进犯

  1946年6月,随着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东北民主联军除留第三、第四纵队于南满地区坚持斗争外,主力部队大部转至北满地区休整,各级军区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其中,南满军区改称辽东军区,所属安东军区与辽南军分区合编为辽南军区,辖第一、第五军分区和1个独立师;重建的辽宁军区归辽东军区指挥,辽宁军区辖第三、第四军分区和杨靖宇支队、李洪光支队;第三、第四纵队仍归辽东军区指挥;10月,重建安东军区,其机关由第四纵队兼,原归辽东军区直属的第二、第三、第四军分区划归安东军区建制。至11月初,辽东根据地初步建立,机关驻地为安东市。为加强党对根据地的领导,中共辽东省委、辽东军区相继成立,并将集结在此的各支部队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第四纵队,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共计6.6万人。三纵、四纵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不断打击敌人,令敌军首尾难以兼顾,不敢轻易北进。

  为了消除向北进犯的后顾之忧,国民党军队制定“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妄图集中兵力率先消灭东北民主联军辽东部队主力。10月下旬,国民党军集结8个师10万余人,分三路扑向辽东根据地,艰苦卓绝的辽东保卫战拉开帷幕。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辽东根据地军民予以坚决回击。11月2日,东北民主联军利用敌军轻敌冒进的态势,在新开岭地区全歼国民党军8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战略物资,开创了东北民主联军在一次战役中歼敌一个整师的先例,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

  坚持辽东的重要决策

  新开岭战役后,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军继续调集重兵进攻辽东根据地,企图借隆冬之利,通过高压之势,将此地坚持斗争的东北民主联军就地消灭或压迫其北撤。为了加强南满地区的领导,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46年11月派陈云、萧劲光主持辽东分局和辽东军区的工作。

  11月27日,陈云、萧劲光从哈尔滨来到辽东军区驻地临江,正式就职并传达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指示精神。在听取意见、了解情况后,为了统一思想,中共辽东分局于12月11日至14日召开七道江会议。会议强调,不仅要将敌人抑留在此,更要将敌人消灭在此,配合北满主力南下反攻;同时,会议通过了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方针。12月14日晚,中共南满分局书记、军区政治委员陈云,在师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七道江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与会人员一致赞成陈云的意见,作出了坚持辽东根据地的决策,并得到了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批准。

  会后,辽东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司令员萧华赋诗一首,题为《辽东保卫战》,诗曰:

  奉天凛冽北风紧,敌军倾巢犯辽东。

  发扬运动歼灭战,十大原则显神通。

  英勇杀敌擒师长,新开岭上建奇功。

  冰天雪地驰长白,艰苦奋战浑江东。

  遥望临江敌气沮,铜墙铁壁谁敢碰。

  奇兵突降魔窟后,钢刀直插敌心胸。

  军号马嘶声满天,枪林旗海战地红。

  夺回通化占柳河,扫清辽南克丹东。

  “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辽东战局

  1946年12月15日,中共辽东分局作出《关于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创造根据地的指示》,号召全体军民同敌人打大仗、硬仗、恶仗,不断消灭敌人,保卫辽东,坚持南满。17日,东北局作出指示,同意辽东分局此前作出的各项决定。

  此时敌军已经重兵压境,东北民主联军辽东部队迅速做好各项战略部署——由三纵负责内线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全力阻击敌人进攻;四纵负责外线作战,出敌不意直插敌后,消灭分散之敌,破坏交通线,打乱敌人部署。

  12月中旬,敌军三个师进犯临江,第一次临江保卫战打响。

  东北民主联军辽东部队决定实行内外线配合作战,先求分散敌人,尔后寻机歼灭部分进攻之敌,以粉碎敌之攻势。此役历时35天,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各部队克服严寒带来的不利影响,前后作战近百次,拔掉敌军据点40多处,歼敌4900余人,保卫并巩固现有的根据地,战场局势由敌军进攻转入敌我拉锯。

  1947年1月30日,敌人集中4个师的兵力,再次向临江地区发起进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部队于2月6日向敌发起反击。第四纵队主力再次深入敌后,于宽甸、辑安间歼敌一部,并袭入桓仁城;第三纵队及第四纵队一部歼敌2000余人,并攻克三源浦要点。不久,敌人被迫停止了进攻。

  2月13日,敌人在获得增援后,又集结5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临江地区发动第三次进攻。18日,东北民主联军辽东部队主力发起反击,在通沟歼左路之敌1个团,并乘胜收复金川、辉南、柳河、辑安等城;第四纵队一部于21日歼敌1000余人,战场局势也开始向着敌退我进的方向发展。

  3月27日,敌人集中约20个团的兵力,向临江地区发动第四次进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部队以部分兵力牵制其两翼,集中主力歼击其较弱之中路。4月3日,东北民主联军辽东部队以红石镇、兰山为中心展开围歼战,先以小部队将国民党军诱至三源浦西南红石镇地区,预先设伏在该地的第三纵队主力和第四纵队一部突然发起攻击,取得了全歼敌人的“柳南大捷”。其余两路敌军惊慌逃走。至此,敌对临江地区的进攻宣告彻底破产。

  东北民主联军辽东部队在北满部队的密切配合及根据地民众的大力支援下,取得了“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辽东战局。此后,东北民主联军辽东部队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于5月中旬展开夏季攻势。经历惨败的敌正规军不敢抵抗,纷纷弃城而逃,退出辽东。1947年6月10日,四纵十一师、十二师各一部,分两路夹击安东,经5个小时激战,歼灭国民党地方保安团千余人,辽东最大城市安东市获得解放,标志着辽东保卫战的最终胜利。

  (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责编:刘圆圆、代晓灵)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