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分享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科技引领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建设

做好“创新”大文章

2024年07月15日09:0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在此背景下,2014年1月,陕西省西咸新区成为党的十八大之后首个获批、全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要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为新区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紧扣“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功能定位,西咸新区立足西北地区实际,探索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

西咸新区连接西安、咸阳两座千年古都,包括沣东新城、沣西新城、秦汉新城、空港新城、泾河新城5大城市组团,从地图上看,形似一位细腰广袖、翩翩起舞的女子。

“创新”是西咸新区的底色,也是责任和使命。

探索遥感卫星产业。陕西宝塔星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可以提供47颗卫星遥感数据,客户在线下单支付就能获取,像网购一样方便。该企业投建的霍尔果斯秦创原中亚卫星遥感数据中心,已用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环保领域,服务“数字丝路”建设。

布局氢能产业。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合作,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省内首台车用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堆,用于氢燃料电池重卡等交通运输领域。制氢、运氢、加氢、用氢的闭环产业链加速形成。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依托母公司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制造平台,西安思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实现高端压力传感器设计、制造、封测、装调全产业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广泛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

做强光伏产业。在隆基绿能泾河新城电池生产基地,无尘车间内,每0.8秒就有一片太阳能电池下线。

壮大机械设备产业。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块头”非公路自卸车,连续18年销量行业领先,出口到俄罗斯、马来西亚、刚果(金)等国家,助力“一带一路”项目建设。

……

地处西北腹地,西咸新区如何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科研成果转化是关键。

110多所高校、1800多家科研机构、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3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这组数据体现了陕西科教资源的优势,也是西咸新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底气。而如何实现转化,“秦创原”及“三项改革”提供了点火器。

“没有‘三项改革’,就没有我们公司。”谈起创业经历,陕西埃恩束能碳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老教授赵玉清这样告诉记者。

赵玉清今年73岁,研究了大半辈子电子束、离子束技术,获奖证书、专利证书累积了几大捆。过去二十几年,他多次尝试成果转化,但由于知识产权、校企合作等方面问题,频频受挫。

2021年,陕西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将“秦创原”总窗口设在西咸新区,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八百里秦川之上,自此多了一座科技高原。随后,该省推出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进一步打通科教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融合的难点堵点。

所谓“三项改革”,即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研成果转化,解决科研人员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难题。“‘三项改革’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赵玉清说,公司已与多家精密机械、电子工业、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达成合作,他真正圆了“转化梦”。

制度上为科研人员松绑,落地方面提供政策、场地、融资、法务等全链条服务,西咸新区这块沃土上,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上午刚结束跟一家韩国公司的业务洽谈,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西安沐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李叶静介绍,该公司由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团队创立,主营产品是一款自主研发的农业无人车。这辆拥有闪亮橙色外表、靠履带行进的小车可以自动完成农药喷洒、农作物浇灌等工作,目前已在国内10多个省份交付使用,并远销美国、葡萄牙、澳大利亚、韩国等地。

2021年,沐秦智能落地沣西新城西部云谷。“我们得到了政策和资金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创业补贴、税收减免、三年免费的办公和实验用地以及累计1000万元的融资支持等,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帮助很大,能够真正把精力集中在产品设计研发上。”李叶静告诉记者,他们刚来时,这栋楼不少地方是空的,不过两年多时间,楼里已经满是创业公司,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在这儿,不用担心会错过什么政策补贴,服务群里会不断刷新信息资料。有适合企业申报的,工作人员也会主动联系。我们都说,这是‘店小二’式‘五星级’服务。”西安悦翔数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空港企业服务群”的记录。

悦翔数创是在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过程中成立的一家企业。三期工程总投资496亿元,规模大、体量大、技术复杂。为保证工程安全、精准、高效完成,建设全程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即在施工前,通过电脑模拟建造过程,发现设计不足和实际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冲突,及时调整从而避免因返工造成的资源浪费。BIM协同、装配式建造、远程塔吊、智慧工地管理、机器狗牵引雷达探测……多重科技齐上阵,不仅节约了数亿元资金,主要项目预计将提前11个月完成。

“我们想,能不能把这套技术推广开,用在其他项目建设上,因此成立了公司。”李强说,落地空港新城,就是看中了这里优良的营商环境。通过空港新城工作人员主动对接服务,公司获得了多项省市级奖项。“虽然成立还不到一年,我们已经接到了西宁等地2000多万元的订单。”李强说。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从居住偏僻、交通不便的村庄田地,到水清岸美、宜居宜业的创新城市,西咸新区获批十年来,始终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今,公路地铁四通八达,西安、咸阳两地群众往来不用绕道;好学校越来越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教育;老人寻医看病也不用费时费力往市中心折腾……说起变化,新区群众很是感慨。

沣西新城游泳馆前台,家住附近的李女士正在咨询游泳课程,准备给孩子报名。李女士知道,这个游泳馆加热水的技术和家里供暖用的一样,“都是地下的清洁能源”。

这项技术名为“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是沣西新城探索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实践。该技术不取水,只取热,稳定无污染。上一个采暖季,李女士家的温度稳定在23摄氏度左右,“温度刚刚好”。

目前,地热取暖已在沣西新城普遍推广。如果以20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测算,一个采暖季相比燃煤锅炉供热,减少的标准煤和各类污染气体排放量,相当于种植712万棵树全年生态补偿量。新技术温暖了千家万户,也守护了绿水蓝天。

创新城市发展,关键是要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位于泾河新城的茯茶镇由双赵村就地改造而成。茯茶呈黑褐色,浑身长满金黄色颗粒。“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这里不产茶,却是中国茯茶的加工发源地和古丝路“茶马互市”的主要通道。

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期间,茯茶镇吸引了多名国际友人来此品茯茶,听秦腔,感受中国文化。新技术结合高校的“金点子”,当地推出了茯茶文创、茯茶糕点、茯茶饮料、茯茶保健品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镇上百姓的生活也由此越来越好。

傍晚,漫步小镇,青砖墙、瓦屋顶,古色古香,茶香四溢。成群的白鸽被小孩赶着,呼啦啦飞起又落下一屋顶。水塘里,睡莲刚冒尖,几位大爷扶着塘边栏杆,悠悠聊天。“我是边上崇文镇的,这里环境好,吃完饭就过来遛弯。”说话的邢大爷今年70多岁,身板硬朗。

茯茶镇村民石新顺正着手提升改造自家茶馆,“给院子开个南门,面朝游客最集中的一条路。门口再建个亭子,增加些景观。”

2014年,西咸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在外搞装修、揽工程的石新顺看到新闻当即返乡,把自家院子改造成茶馆,“国家支持西咸新区发展,我们村要建茯茶镇,回来跟着国家走准没错。”

十年过去,茯茶镇已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住建部“美丽宜居示范村庄”。

2024年过半。石新顺觉得,这半年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修整改造房子、做起茶生意和民宿的乡亲多了。“修房子不容易,随随便便就是三四十万元起。这说明啥嘞?说明这些年大家腰里瓷实(富裕)了。更重要的是,眼里看得见希望!都想赶上发展好机会!”

(本报记者 徐菱骏 自陕西报道)

(责编:王珂园、王先进)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