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合攻“将军山”

2024年06月23日08:24    

1931年2月1日,红7军直属队和第58团一部由左右江苏区转战到广东乳源县梅花村,与进攻梅花村的国民党军的3个团展开激烈战斗。虽然红军歼敌1000多人,但自身伤亡700多人,不得不撤出梅花村。为了保存部队的有生力量,红7军前委放弃了在粤北建立苏区的计划。

国民党追兵越来越多。由于连续行军作战,红军战士疲劳至极,红7军军长张云逸对部队进行政治动员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这就是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杀出一条血路,会合朱毛红军去!这是一条生路,也是唯一的出路!”

张云逸决定把笨重的辎重和伙食担子、箩筐、扁担等丢掉,红7军直属队所有人员统统编入第58团,全团编为2个营6个连。

部队整编后,冒着寒风向湖南方向挺进,进入湘赣苏区,于3月到达酃县十都圩附近。

14日,部队吃晚饭时,忽然从警戒线传来枪声,说是“敌人”从北边上来了。战士们急忙放下饭碗,抢占山头。仔细一看,对面山上走来的是一支打着红旗的队伍。第58团战士赶紧用军号联络,才知道对面是王震率领的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原来,王震听说红7军来了,立即率部队专程前来迎接。但因为红7军穿的衣服破烂,军旗因风吹日晒褪成了白灰色,就误以为是地主的民团武装,才发生了误会。

误会消除后,两支红军队伍在山头上会合了,战士们高兴地握手、拥抱,互相慰问……红7军经过数月的浴血奋战,部队已极度疲劳,供应十分困难,不少战士赤着脚,大部分战士穿着破旧的单衣。王震随即命令全团官兵将多余的衣服和干粮送给兄弟部队。

两军会合后,决定迅速北返湘东南苏区。此时,国民党湖南军阀何键得知第58团与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会合,急令国民党军第19师1个团和新编第31师独立第1旅2个团及部分地主武装,在湖口圩和沔渡之间设防堵截,企图将红军围歼于酃县地区。

此时,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只有3个连,红7军第58团只有6个连。经研究决定,两支队伍由张云逸统一指挥,迎击敌人。

红军为调动国民党军,令部队迅速西渡洣水,向茶陵县城佯动。待防堵的敌人回援茶陵时,红军又东渡洣水,进入茶陵县尧水东北地区。国民党军随即分路追击红军。当其第19师1个团及茶陵、攸县、安仁三县保安团各一部进入茶陵县严塘地区时,红军决定在尧水和严塘之间,选择有利地形将其歼灭。

24日晨,红军返回到李家村、北岸和石阜陂地区时,发现国民党军已进至垅上。红军决定兵分两路,形成夹击之势,歼敌于将军山。命令下达后,第58团迅即抢占前山和花棚里一线高地,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抢占鹪鹡岭。与此同时,国民党军也抢占笔架山东侧鞍部和将军山,并以一部分兵力向鹪鹡岭高地运动。

张云逸果断决定:由第58团主力担任正面攻击将军山的任务,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从背后夹击将军山的敌人;同时第58团以两个连的兵力迂回到敌后马王山,消灭笔架山以东鞍部之敌。

24日上午,战斗打响。第58团两个连从将军山正面向敌人发起攻击,将敌人火力吸引过来,另一个连悄悄沿着将军山南坡向上匍匐前进,准备夹击。就在此时,将军山左边山头也有了敌人,夹击连队只好撤回。此时,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也没有进展。张云逸见状,仔细观看周边形势,发现敌人主力侧后有一个小村庄,里面只有一小支部队驻守,于是决定立即派一个连攻占这个村庄。

第4连冲进村庄,歼灭驻守敌军,接着乘胜追击,从左翼向将军山敌人主阵地发起攻击。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从将军山背后发起攻击,协同从正面攻击的两个连夹击敌人。此时,第8连抢占了鹪鹡岭主峰,及时赶到将军山。随即,将军山之敌被红军三面包围。

第58团战士们看到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取得进展,战斗情绪更加高涨。将军山守敌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势,顿时阵脚大乱、不断溃逃。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趁势攻上将军山,将红旗插上山顶。

几乎与此同时,第58团两个连利用丛林遮掩,向笔架山隐蔽迂回,很快消灭了笔架山以东鞍部守敌。

在封垅口和垅上之间的敌后续部队,仗着武器先进,企图上笔架山建立阵地阻击红军。见状,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的战士立即居高临下打击敌人。红7军第58团迅速插到封垅口以西,切断了敌人的退路。迂回部队也从笔架山东侧鞍部沿北坡展开,侧击敌人。在红军猛烈突击下,敌军全线溃退,夺路逃往严塘。红军乘胜追击,一口气追出30多里。

这一仗是红7军第58团与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会师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共歼敌300余人,俘国民党军团长陈汉雄以下官兵百余人,缴枪数百支。(钱均鹏)

来源:解放军报

(责编:王潇潇、薄晨棣)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