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的诞生

2024年06月16日08:55    

军旗和军徽,是军队的重要标志。我军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创建后,直到22年后,才有了全军统一的军旗、军徽,即人们熟知的“八一”军旗和“八一”军徽。

军旗、军徽作为军队的标志图案,通常和军队一起诞生。我军的军旗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产生和逐步定型的。我军一开始并没有自己的军旗,南昌起义部队使用的仍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帜,各地起义军的军旗也不统一。1927年9月初,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设计了军旗样式:旗幅为红色,象征革命;中央为白色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星内嵌交叉的镰刀斧头,表示工农大众紧密团结;靠旗杆一侧旗幅的白布条上竖写“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此后,中国工农红军的军旗样式曾作过多次修改,但组成军旗的基础图案(五角星、镰刀、斧头或锤子)和鲜红的旗色没有变。1930年4月,中央军委发布的《关于红军各级军旗的规定的通知》中,规定旗幅上方增加横写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字样,旗边加饰旗须,并确定了旗帜的规格、斧头样式和刃锋的方向等。1931年3月,中革军委颁布了《苏维埃和群众团体红军旗帜印信式样》,红军军旗的样式有较大变化,镰刀斧头改为金黄色镰刀铁锤,五角星由白色改为金黄色,单独置于旗幅内上角,以旗须颜色区分部队属性。同时还规定了授旗范围和红军各级旗帜的规格。然而,这种军旗也只使用到1937年。

抗日战争开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使用国民革命军的旗帜。解放战争初、中期,人民解放军各个部队都打的是红旗,即没有图案和字样的素面红旗,当时全军也没有统一的军旗。

至于军徽,由于受战争形势的制约,从1927年建军后,我军就一直没有制定自己的军徽样式。

1948年初,提出设计军旗、军徽

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全国战局发生巨大变化。1948年初的战局已清楚表明,人民解放军不久即可向全国进军,彻底打垮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然而,这时人民解放军尚无统一的旗帜和个人佩戴的标志。设计统一的军旗、军徽及帽花(帽徽)、臂章,使人民解放军以崭新的面貌挺进新区,成为迫切需求。

在周恩来提议下,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研究决定,由周恩来以中共中央的名义起草一份指示电,经毛泽东修改,于1948年2月21日发给各中央局、分局、各军区、各野战军前委,征求对设计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帽花和臂章的意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军徽、帽花和臂章,均尚无正式规定。现我军向外进攻,发展新区,已渐感觉有此需要。过去使用国民党党徽作帽花的,自应宣布一律取消。惟有些部队已自动带上红五角星作帽花,亦显与苏军帽花完全混同,不甚合适。兹特通电,征求各中央局、分局、各军区、各野战军前委及中工委、中后委意见,望于一个月内外提出你们对于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军徽、帽花、臂章的具体意见。为了征求意见,除你们自己研究讨论外,你们可以组织一个专门讨论此项问题的委员会,提出方案供中央选择,以使颁布统一规定,全体遵行。

此后,一个征集军旗、军徽图案设计样式方案的活动,伴随着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军在全军展开。各单位上报的设计图样,统一送到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军旗、军徽样式的汇集、综合和研议工作,由军委作战部一局承办。

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总共征集到500多种军旗设计样式。面对各式各样的应征图案,设计小组预选出30多种图案制成“样旗”,送交中央领导审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审阅后,均认可军旗用红底、旗上有五角星的设计,象征着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毛泽东还指出,军旗上要有“八一”两字,表示南昌起义是建军的日子。

在军徽图案中,有以齿轮象征历史的,也有以刀、剑、戈、矛、步枪、盾牌、长城象征人民武装的……但这些图案中均无“八一”两字。中央领导同志认为这些图案没有充分体现人民解放军的特点,因此送审的图案均未被选中。

军旗、军徽最终从3种方案中产生

1949年3月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军旗的决议》,其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地(底),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之后,周恩来指示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军委作战部一局作战室副主任张清化、作战室二科科长江右书等人:军旗图案已经原则通过,但五角星和“八一”两个字的位置怎么摆放,你们再具体设计几个方案,待进一步审议后,确定一种样式,制作标准的样旗、军徽。

受领任务后,军委作战部从各军区抽调参谋人员,组成工作组,在设计军旗样旗的同时,按照毛泽东关于军旗上要有五角星和“八一”二字的精神,加紧设计军徽,并很快上报了“八一”军徽的图案。

1949年4月26日,毛泽东审阅、修改了李涛关于军徽问题的请示报告,并定于5月1日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草案)公布。

待公布的这枚军徽,红五角星里没有“八一”字样,但“圆周围以宽二厘之红边。红边之正上方、正左方、正右方各开一宽四厘之缺口,即成‘八一’二字。”由于这“八一”二字过于抽象,方案没有被采用。而最终的军徽样式是受到军旗送审图案的启发。

就在军委公布解放军军徽之前,组织工作人员将军旗的3种送审图案请中央领导审阅。其中,方案一是五角星外加“八一”二字,置于旗杆一侧的左上方;方案二是五角星置于中央,“八一”二字竖排,置于五角星内;方案三是五角星右侧加“八一”二字,置于上半部中央,下面加几条蓝色波纹水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看过后,军旗样式倾向于第一种方案,军徽样式倾向于选用军旗的第二种方案,认为将“八一”放在五星中央更好。于是,工作组的同志们循着第二个方案的设计思路,加班加点绘制了新的军徽样式:底色为红色,将“八一”二字置于五角星中央,字体为宋体汉字;五角星的周边和字均为金黄色。

周恩来在书记处会议后,对张清化等人作进一步指示:我们解放军很快就要渡过长江向全国进军了,不能等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再批准颁布,要尽可能快些,以便解放军能戴着新的军徽,把军旗插遍全国。

正式公布军旗、军徽样式

1949年5月30日,周恩来致电各野战军,各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及各级军政首长:

兹颁发军委制定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及军徽样式七百份,请即点收,并请各野战军、各军区遵式制发各所属部队,并定于六月十五日全军正式开始启用。随电附发之军委命令及军旗、军徽图样……政治机关应按照军委命令在部队中广泛地进行教育,阐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军徽含义,务使全体指战员有深刻的了解,并自觉维护我人民解放军光荣旗帜的严肃。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规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及军徽的样式:军旗旗面红底,长方形,横直为5∶4,靠旗杆上方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两字;军徽为镶有金黄色边的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

新华社在公布这一命令的同时,发表了题为《把人民解放军的军旗插遍全中国》的短评,指出:“军旗和军徽上都缀着一颗金黄色的明星,缀着‘八一’两个字。这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已经用灿烂的星光照耀着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成为一支完全正规化的军队;它的军旗和军徽的颁布,正是它的正规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短评最后强调:“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和军徽,不但是人民解放军的标志,也是我们的人民民主新的国家的重要象征。因此,全国的人民和全国的人民解放军,都必须一致保卫它的尊严,要像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爱护它们。”

根据规定,凡中国人民解放军团级以上部队、院校,均授军旗一面。从1949年6月15日开始,全军各部队利用战斗间隙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同时,全军开始陆续佩戴军徽图案的帽徽。自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标志“八一”军旗和“八一”军徽正式在全军使用。

“八一”军旗和“八一”军徽自公布使用后,既是全军的,也是陆军的。因为当时我军为单一陆军,还没有其他独立的军种。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空军、海军领导机关先后组建,成为独立的军种,并在“八一”军徽基础上,先后设计使用了各军种的军徽。而各军种的军旗,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1992年9月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公布在“八一”军旗基础上设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军旗样式。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正式成立,并启用火箭军军旗。(徐平)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编:唐宋、代晓灵)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