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用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指导中国实践的典范

——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辛向阳 刘须宽

2024年06月12日08: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创新理论的方法论价值既在当下,也在久远。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提升党性党风、培养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练就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造就应对复杂局面的行家里手,是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根本目的,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要求。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下简称“教材”),集中反映了党的创新理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新成果。全书提纲挈领、要言不烦、论证周密、通俗易懂,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读本。这本教材有三个鲜明特点:

  一、站位高、学理深、道理明

  第一,站位高。教材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出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集中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教材编写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问题导向,重点围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方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广大干部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的视角,全面、系统、准确、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哲学意蕴和实践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慧和力量。

  第二,学理深。教材坚持以唯物辩证法观察世界、判断形势、认识问题,坚持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作出的原创性贡献,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揭示了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突出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的鲜明中国化方向。

  第三,道理明。教材将逻辑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与感情的力量相统一,分绪论、八章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突出强调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第一章从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体视角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第二章重点阐述“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深刻揭示“两个结合”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意义;其余六章,分别凸显了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立场、坚持自信自立的内在精神特质、坚持守正创新的鲜明理论品格、坚持问题导向的大本大源意识、坚持系统观念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胸怀天下的大视野大境界,系统化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语部分介绍了编写意义和基本用途。全书体系合理、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言简意赅,便于学习者领悟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思辨方式、广阔视野。

  二、溯原理、重实用、促实干

  第一,溯原理。教材既解释清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源头,又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创新。深刻揭示“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的总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发展。“六个必须坚持”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运用和发展,其中,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的有机统一;坚持自信自立体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世界历史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的统一。全书体现了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二,重实用。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目的。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运用,要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动力,坚定历史自信、锤炼斗争本领,始终以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第三,促实干。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理论的生命力在于运用,能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看见成效。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的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将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的能力。

  三、强理论、增才智、建新功

  第一,强理论。思想要走在行动的前面。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走向未来。理论上的成熟方能造就政治上的坚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武装,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门必修课是确保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前提。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大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重中之重,党员干部要学习其哲理、懂得其学理、明白其道理。教材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让理论春风吹拂求知心田,讲透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梳理了理论来源、继承发展与原创性贡献。

  第二,增才智。教材的意义在于学而益智、学以修身、以学增才。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教材能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增强工作能力。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融会贯通,有利于强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接受政治体检,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坚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的理想信念。

  第三,建新功。教材给出了方法,要见之于行动,开创出新局。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方法不足的紧迫感,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活学活用方法论,学以致用、并蒂开花,拿出愚公移山的志气、持之以恒的决心、滴水穿石的耐力、时不我待的斗志,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做实干家、行动派,稳扎稳打、努力奋斗,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2日 11 版)

(责编:唐宋、任一林)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