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6日08:31 来源:中国军网
“解放区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这首由张寒晖创作的《军民大生产》,生动反映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历史场景。它既是抗战军民克服困难、生产自给的真实写照,也是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真情颂扬,如今依然被人们所喜爱。
大生产运动是在抗战相持阶段,我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克服严重经济困难、战胜敌人封锁而采取的一场大规模的生产自救运动。毛泽东同志称它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并把它和整风运动一起称为当时“整个革命链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环子”。大生产运动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素材和灵感,而且张寒晖亲身经历了大生产运动,创作热情更高。
1942年春,张寒晖调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员会委员,负责所在单位的生产运动。他带领20多个年轻后生到李家渠开荒,办起一个蔬菜副食基地。第二年,他又带着大家在南泥湾附近的中庄建立了农场。他们还开了三处杂货店,办了一个屠宰房、一个磨房,手工制作了二胡、三弦等乐器。这些经历,使张寒晖对大生产运动有了切身体会。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现场聆听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讲话,让张寒晖很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走文艺大众化道路的信念。1944年夏天,边区组织文教工作组分头下乡,开展调查研究和宣传工作,张寒晖到了甘肃省华池县城壕村。到村里的第二天,他就扛着锄头参加劳动。休息时,他盘腿坐下,和老乡们聊家常。在城壕村工作的日子里,张寒晖跟群众学会了《推炒面》《东凉》《走宁夏》《卖悄悄》等陇东民歌。
一天早晨,张寒晖正要下地,看到村西头有几个人正唱着打夯号子打地基。风格独特的夯歌吸引了张寒晖,他越听越耳熟,这不就是《推炒面》的调子吗?怎么现在听起来这么热烈,这么有力量,与歌曲原来悲苦的味道完全不一样?张寒晖不由地感慨:农民群众的艺术创造力真不小,原本悲伤、低沉的曲子,略加变化,竟成了一首雄壮有力的打夯号子。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悟,张寒晖回到了延安。
1945年,张寒晖来到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协助和指导关中八一剧团的工作。就是在这里,他创作出了《军民大生产》。春末夏初,关中八一剧团要到陇东组织慰劳军民巡回演出,张寒晖和演员们一同徒步行军。一天,在去宁县的半路上休息时,张寒晖将演员们召集到一块,教唱他创作的新歌,这就是《军民大生产》。
张寒晖改变了《推炒面》原曲的速度、节奏和装饰音的用法,使整首歌充满了生气勃勃的生活气息。加之歌曲反映的是熟悉的生产场景,大家一听就非常喜爱,一学就会唱。
张寒晖创作《军民大生产》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填词,除改造《推炒面》曲速、节奏外,他还从陇东夯歌中汲取营养,充分发掘了夯歌朴实、刚健的内涵,使歌曲具有了豪放、雄壮的特点。填词时,他大胆创新,使用了很多颇具特色的衬字。其中“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吱咛吱咛嗡嗡嗡嗡吱”等具有节奏感的衬词,形象地表现了边区军民开荒、纺线、训练等劳动、战斗生活,渲染出一派热烈欢腾的景象。歌曲多采用同音重复与跳进相结合进行,活泼、有力。在演唱形式上,可领唱、齐唱,也可轮唱。领唱部分突出旋律,众和部分突出节奏,这就是劳动号子最突出的“一领众和”特点。就这样,《军民大生产》不仅成了鼓舞干劲的劳动号子,更是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场景再现。这首歌曲也是张寒晖贯彻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深入生活,和工农兵结合后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宝贵成果。
没过多久,在南下爷台山慰问演出时,《军民大生产》被关中八一剧团正式推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基于强烈的演出效果,大家主动对表演形式进行了艺术加工,演员化装成农民、八路军等不同人物,又设计了一套舞蹈动作,使之成为一个载歌载舞的表演唱。原先创作的三段歌词显得太短,大家又要求张寒晖再增写几段。他接受大家的建议,又补写两段,加入八路军练兵备战、边生产边战斗的唱段,特别是在第五段歌词中增加了“一二三四”的队列口号,使歌唱显得更加雄壮,阵势更加热烈感人。后来,歌词又增加到十段,所以当时也叫它《边区十唱》。
《军民大生产》成为关中八一剧团的保留节目。他们带着这个节目,从关中演到延安,演到山西,一直演到新中国成立,使其成为人人爱唱、众口皆碑的新民歌。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领导编排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把这首歌编在第四场《抗日的烽火》中,并指出:《军民大生产》《南泥湾》是边区军民响应号召,展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战胜一切困难,支持抗战而产生的时代强音。
《军民大生产》反映了时代的声音,展现了抗日军民的精神风貌。此外,由于这首歌灵巧活泼、互动性强,演唱时气氛热烈,还在我军各部队拉歌时受到“重用”——战士们特别喜欢将其中歌词改换几句话后使用,成为我军文化战线的一道别样景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