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被毛泽东誉为“工兵专家”的王耀南将军

齐欣原 张颖春

2024年05月27日08:14    来源:学习时报

王耀南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为数不多的工人党员之一,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开国少将。他8岁就跟随爷爷在安源煤矿做了井下爆破童工,16岁参加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抗日战争中提出和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等经典战术,抗美援朝战争中提出了直接影响战场局势的坑道战战术。王耀南将军一生屡立奇功,曾为我军工程兵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被毛泽东誉为“工兵专家”。

井冈山上炼土盐

被敌人围困的井冈山根据地,食盐、药品等物资“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1928年6月,王耀南想到在湖南老家做火药提纯毛硝时会有土盐析出,把土盐里的硝和杂质提出来,就可以得到食盐。他把想法报告给了毛泽东和朱德,提纯食盐需要菜油和牛皮,毛泽东听了汇报当即就批给半斤菜油和一些牛皮先做实验。

王耀南等人支起大锅架上火,倒入雨水,化开土盐,另外用小锅把牛皮熬成胶。用木棍在大锅里不停地搅拌,适时加入菜油,撇去浮沫,兑入牛皮胶,食盐慢慢地从锅底析出来。停火后把锅里食盐上的硝水倒入水桶,再加入清水使劲搅拌,重复几次后再点火将盐烘干,便得到了白花花的食盐。王耀南还想到用盐碱土、墙角和茅厕边上的老土也可以提炼做黑火药的硝和食盐。在毛泽东和朱德的大力支持下,王耀南几天的工夫就又造出了食盐,部分解决了根据地军民吃盐的难题。

见证工兵部队创建

1930年5月,王耀南入党不久,被召集到红四军司令部,研究成立工兵连的具体筹备工作。工兵连战士以安源煤矿工人为班底,包括爆破、铁匠、木匠、篾匠、电工等工种,后来继续注意物色矿工、木匠、铁匠、水手、泥瓦匠等有一定技术和专长的人。1930年6月,红一军团总部工兵连在福建长汀正式成立,王耀南任工兵连长。工兵属于特种兵,职权高于步兵,工兵连行使营级职权,朱德对工兵连也是非常重视。1931年4月在福建建宁,红一军团总部正式给工兵连授予军旗。据王耀南回忆,当时军旗是红色的,三面缀着旗穗,以旗穗的颜色区分不同兵种,步、骑、炮、工、辎重五个兵种的旗穗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白、黑。工兵连队的旗穗是白色,在军旗二寸半的白布边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工兵连连部”。

国民党军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后,随着战事扩大,红军迫切需要组建规模更大的工兵部队。1934年春末夏初,工兵营在瑞金红军大学成立,刘伯承校长代表红军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正式宣布了军委工兵营组建命令并授军旗,王耀南任营长,行使团级干部职权,军旗也是团级军旗。在以后的长征、抗战、解放战争中,工兵部队总是走在前面勘察地形,无论是进攻、防御,还是撤退,都离不开工兵部队的特种作业,这支部队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的前身。

长征路上第一桥

1934年10月上旬,王耀南得到红军总部命令:12日午夜之前赶到江西于都执行架桥任务。到达于都后,王耀南等人得知,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利,很快会被国民党大军包围,在敌人包围圈形成之前,红军必须立即突围。他们的任务是马上要在于都河上架起5座浮桥,于都河在该县境内长约60华里、河面平均宽度600米、水深1—3米、河水最大流速为1.2米/秒、河底结构为砂石,架桥难度比较大。为防止敌机侦察,过早暴露目标和我军行动意图,在午后5时到第二天晨7时夜间施工。根据地的老俵非常热情地为红军提供支持,听说红军要木料,有的群众不等南瓜成熟就扯断瓜藤拆掉瓜棚,有的老人拿出棺材板送给红军架桥。整个架桥施工共动员了千余名工匠船工,征用800余条船,还筹集了其他大量渡河器材,终于在16日午夜之前完成架桥任务。

18日下午5点多,王耀南等人迎来了毛泽东。毛泽东亲切地和他们一一握手:“同志们辛苦了!”接着又问了架桥作业情况和部队执行纪律情况。王耀南将架桥材料征集情况向毛泽东汇报:“上井冈山前,主席说不能拿老百姓一个红薯。以后又规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损坏了东西,我们都按价赔偿。”毛泽东听了微笑着说:“打个比方吧,造一条船要100块大洋。你们把它搞坏了,他再雇工造船,一时不能生产,又不能饿饭,这样花掉30块钱。所以,要赔130块钱才对。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要按实际损失考虑。”毛泽东大步迈上浮桥,一边走一边对王耀南说:“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这个桩,才能取得胜利。”严格的军队纪律、群众的支持帮助和工兵的不畏艰苦造就了长征路上第一桥。

阎锡山部调干部

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寇占领北平、天津,山西受到日军的直接威胁。阎锡山非常希望得到一支援军,频繁向我党发电报邀请八路军入晋,并请派一些军事干部先期入晋,研究共同防御日军的问题,王耀南是中央选派前往晋绥军的干部之一。出发之前,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同王耀南谈话,朱德交代了军事任务,任弼时强调在和阎锡山的交往中,必须遵循党中央洛川会议精神和我军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抗战的原则,并详细交代了和友军交往的政策和策略。王耀南到太原见过阎锡山,沟通合作事宜,阎锡山也安排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和他的外甥梁化之联系。

梁化之准备了通行证、军用地图,配了汽车、经费,和相关方面打了招呼,问王耀南还有什么要求,王耀南说:“我们的技术力量不够,想从战区军官学校工兵课要几名毕业生。”梁化之经阎锡山同意,准备打电话通知军校派人送4名测绘、道桥专业毕业生过来,但王耀南坚持自己去选人。梁化之很是奇怪,问王耀南:“你是不是不信任学校?”王耀南回答:“不是,我们八路军没什么薪饷,当八路军要不怕死,冲锋时军官要带头,怕弟兄们不愿意。”在梁化之的陪同下王耀南到晋绥军官教导团挑选学员。每个进到王耀南办公室的学员都会被问一个问题,“你愿意不愿意去打日本鬼子,怕不怕死”。王耀南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八路军没有什么薪饷,要准备吃苦,并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向学员说明不愿意参加八路军不必勉强,而学员都非常坚定地表示了牺牲报国的决心,几乎没有碰到一名学生表示不愿意的。可以看出,我们党和军队是多么重视人的理想信念,而且八路军的干部都是吃苦在前、冲锋在前,惟此才能官兵团结,这样的队伍才有战斗力。

王耀南将军一生始终是人民军队的一员,他的革命历史充分展现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也让后来者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他所属于的这支伟大军队是怎样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长起来,如何用信念与智慧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

(责编:刘圆圆、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