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稿件
分享

学习·故事丨这四个字,习近平一直铭记于心

马昌

2024年05月11日15:1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办公室里,摆放着这样一幅照片:他与夫人彭丽媛一左一右搀扶着母亲齐心,母子二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温情瞬间直抵人心。

习近平的办公室里放着他和家人的合照。

习近平的办公室里放着他和家人的合照。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培育子女上,齐心始终以身作则,以优秀的家风感染、教育子女们。习近平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幼年时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并逐渐孕育形成。

习近平曾给大家分享过一个齐心带他去买书的故事。

自己大概五六岁时,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从中央党校到西苑的路上,有一家新华书店。“我偷懒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

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岳飞传》,一套有很多本,里面有一本是《岳母刺字》;还有一个版本是专门讲精忠报国这个故事的,齐心都给习近平买了。

买回来之后,齐心就给习近平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

“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习近平陪母亲齐心散步。

习近平陪母亲齐心散步。

岳母刺字的故事广为流传。在家国危机关头,岳母激励儿子保家卫国。这正是千百年来,家国情怀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精神基因,绵延不断、历久弥新。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在齐心对习近平的期望中,同样有着一份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2001年的春节,习近平没能回京跟父母团聚。齐心与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通了一次电话,纪录片《忠贞》中记录了这一瞬间。

“你这么多工作,工作需要,妈听着还挺高兴的,关键还不在于你来不来,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这就是对家庭负责,也对你自己负责,这都一致的。”

通话中,当听到儿子是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回家时,齐心反而是高兴的,她希望儿子全身心投入工作,把“担子”挑好。

多年来,无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化,母亲的嘱托,习近平一直铭刻于心、践之于行。他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已经深深烙印在习近平心中。

(责编:薄晨棣、邓志慧)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