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李敏华:麻省理工学院首位工科女博士

高文静

2024年03月14日08:43    来源:学习时报

李敏华(1917.11.2—2013.1.19),出生于江苏吴县,固体力学专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和1948年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位工科女博士。1954年回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从事应用研究的科学家,李敏华一直根据国家需求奋斗在科研一线,60多岁还在开展中国航空航天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李敏华是我国塑性力学的开拓者,毕生从事塑形力学和应力分析的研究,在塑性问题的解析方法、结构强度、疲劳失效机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培养中国近代力学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中国高等院校固体力学专业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理工救国”是李敏华年轻时立下的志向。看到国家和民族所经历的战争和苦难,她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李敏华辗转北京、长沙、昆明、波士顿等多地求学,并在学成后毅然回到祖国,成为我国杰出的固体力学专家。

“一个小个子女孩打败了所有男孩子!”

1917年11月,李敏华出生在江苏省吴县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她的母亲毕业于杭州女子师范中学,思想开明、反对封建,不仅支持李敏华姐妹求学,而且十分重视培养她们的学识和品德。1935年,李敏华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七七事变”后,她随学校迁到长沙并在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读了一个学期。次年,她又随学校从长沙迁至昆明,就读于三校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经历了国难当头的流离失所,李敏华立志要以己所学报效祖国。1940年,李敏华大学毕业后留在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学系任教。1944年,她与丈夫吴仲华共同赴美留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对妇女还存在一些偏见,当时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负责本科生教学的教授说:“我不能看到机械系有女博士生。”4年间,夫妇俩有了两个孩子,学习与家庭的负担都很重。但是,李敏华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毅和刻苦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业。读博期间,李敏华选修了热力学课程。她的老师肯能教授在一次考试总结时说:“这次考题很难,很多人不及格,第一名考95分,是吴夫人(吴仲华的夫人)。”30多年后,1979年当中国学者访问麻省理工学院时,肯能教授提起此事还记忆犹新:“一个小个子女孩打败了所有男孩子!”

1948年,李敏华顺利获得博士学位,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位工科女博士。这一历史性的新闻登上了《波士顿先驱报》。该报在报道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典礼时,特地提到:“中国的李敏华,几个孩子的母亲,证明妇女可与男子一样,获得博士学位。”

对于出国读研和工作的动机,李敏华在思想上一直是明确的:“去美国的目的就是要学成归来建设祖国!”朝鲜战争爆发后,李敏华夫妇立即为回国做准备。但美国政府已经开始迫害并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经过几年的抗争,李敏华夫妇于1954年8月以旅游为名离开美国,绕道西欧、苏联,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回到祖国。

开创力学研究新领域

1955年,李敏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钱学森和钱伟长领导下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创建工作,并担任力学所设立的四个研究组之一塑性力学组的组长。

力学所的创建为李敏华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她不断地扩展自己在塑性力学领域的研究工作。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中国科学院把人造卫星研制任务定为年度头号重点任务,代号“581”。在这个重大项目中,力学所承担了卫星总体设计任务,并组建了第一设计院(上天设计院),李敏华被编入发动机部的涡轮泵组,负责“火箭涡轮泵中燃气轮机强度设计”工作。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设计院要设计并绘制出T-3高能液体燃料运载火箭总图,所以研究人员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工作。李敏华虽然已经40多岁,还有两个10来岁的孩子,但从未提过任何要求,她和组内另一位女同志同吃、同住,天不亮就到操场集合训练,白天搞研究,过着军事化的生活。那时,两个孩子都留给丈夫一个人照顾,李敏华只有星期天才能回来看看。但是她没有任何怨言,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1959年12月,研究方向为高温轻结构的力学所十二室成立,李敏华被任命为业务副主任,她的研究和管理领域从单纯的塑性力学拓展到整个固体力学。短短五六年时间,在李敏华的带领下,十二室从零起步,逐步成长为百人量级、能征善战的大研究室,与爆炸力学和气动力学研究室一起构成了力学所学科领域的三个支柱,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科学的春天再挑重担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援外飞机出现航空发动机涡轮轴断轴故障,李敏华开始带领团队开展在扭矩作用下喇叭轴应力分析工作,解决国防紧急任务中的实际问题,并获得了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但李敏华并不满足于此,她进一步提出了变截面圆轴扭转问题的新解法,很精确地算出轴在小凹槽处的高应变集中区的应变,提高了原用的差分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新解法更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

在解决航空发动机涡轮轴断轴问题后,李敏华敏锐地意识到材料疲劳研究的重要性。她开始筹建疲劳实验室,积极倡导开展学科交叉研究,促进了疲劳研究的发展。她发起组织全国性疲劳学术会议,筑构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促进了力学研究者与材料科学家、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的结合发展。李敏华还带领团队开展了超载对低周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工作。通过对铅合金圆孔薄板试件在一种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实验研究,得出超载60%,疲劳寿命会增加3—4倍的载荷范围,并观察到超载滑移线障碍主载滑移带的发展。

培养研究队伍的一个法宝

李敏华为培养中国近代力学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深知,学科想要发展,队伍建设必不可少。组织文献报告会是李敏华培养、组建研究队伍的一个法宝。她会精选出在相关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外文文献和经典论著,与大家一起研读讨论,每个人分头准备、轮流报告。除了力学所塑性力学组全体成员,她还邀请北京钢铁学院和物理所的专家教授一同参会。对年轻人而言,这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他们要反复咀嚼、仔细推敲。在具体过程中,李敏华会亲自教授年轻人如何查找跟踪阅读文献、如何做文献卡片、如何挑选重要文献以及如何报告文献等。在每个年轻人报告之前,她都要组织预讲,提出改进意见。报告之后,她还要进行个别评述。每篇文献的翻译文稿,她都要亲自阅看修改。这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把书“读厚”再“读薄”的过程。这种做法,成为高效、系统、深入培养新人的好办法,既发挥了集体智慧,又实现了跨所校、跨学科的学习交流,对于塑性力学研究队伍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4年,年逾60的李敏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在党旗下郑重宣誓:“为摆脱祖国受侵略而进行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复兴与富强,为了新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李敏华奉献了全部的知识、智慧和精力。她让中国塑性力学从无到有、走向世界,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编:刘圆圆、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