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分享

新春走基层 | 人民日报点赞厦门翔安大宅村:香甜火龙果,红火一个村

刘晓宇

2024年02月18日16:17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月22日,《人民日报》要闻版“新春走基层”专栏刊发《致富铆足劲,幸福日子长》,点赞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街道大宅社区发展火龙果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一条龙”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香甜火龙果 红火一个村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22日 第 06 版)

  本报记者 刘晓宇

  屋外,初春暖阳为千亩火龙果园披上一身“金装”;屋内,眼瞅着日头高起,陈海云加快了手里的活儿,火龙果干被码齐、装袋、封箱,即将运走。

  家住福建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大宅村,今年45岁的陈海云是村里的“第二产业促进员”。“主要就是研究火龙果的深加工。来,尝尝我们开发的火龙果花茶!”

  以前,这里几百亩的地瓜、花菜,养活不了2000多口人,年轻人纷纷离乡找出路。“上学时经常帮爹娘挑着地瓜去镇里卖,挣不到钱不说,一到下雨还总摔跤。”陈海云说。

  2006年,在外经商的陈锦芳决定回村创业,他自费外出学习技术、考察市场,火龙果在大宅村生根开花。火龙果专业合作社也应运而生,主社区设立8个网格责任片区,设置火龙果种植技术党员示范岗10户,带动了全社区300余户农户加入。

  如今,大宅村拥有占地1300余亩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2020年产值约4000万元。经过技术改良,他们培育的火龙果皮厚、耐储藏、甜度高,还有黄龙果和青龙果,个头更大、果味更香,经济价值也更高。

  一杯热茶还未品完,一通电话又让陈海云匆匆出门,直奔村里游客接待中心。眼下,田舍民宿、农耕体验等休闲项目也在大宅村落地,陈海云的工作更忙了……

(责编:李枫、黄子娟)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