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走进新疆喀什,领略多元文化交融之美 

2023年11月28日13: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民网喀什11月27日电 (记者道日娜、马那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古老的陶土色城墙上,这座坐落于新疆西南部的喀什古城泛着柔和的光渐渐苏醒。

在新疆,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就是“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喀什古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风情独特,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素有“丝路明珠”之美称。近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中华2023边疆行活动走进新疆喀什,探索积淀千年的人文底蕴,感受多元历史文化的交融之美。

喀什古城。(图片来源:喀什地区民宗局)

喀什古城。(图片来源:喀什地区民宗局)

  喀什地区是中国新疆西南部边疆民族地区。喀什市隶属喀什地区,是中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更是南疆西部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中心。

  走进喀什古城西区巴格其巷民宿街,一阵欢快喜庆的音乐传入耳中,走近一看,原来是古城景区正在进行“西域公主选郎”节目表演。按照节目规则,“西域公主”从高台上抛出彩球,接住彩球的幸运男士即为“西域公主”的“佳婿”,配合“公主”完成表演。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当地老百姓争先恐后地参与到了“选郎”环节当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西域公主选郎”节目表演。人民网记者 马那甫摄

“西域公主选郎”节目表演。人民网记者 马那甫摄

从喀什古城西区的一个小巷子里,一阵浓浓的烤香味扑鼻而来,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原来,这家名为“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的烤馕店是一家网红店。“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在古城里生活,我爸爸的爸爸也是打馕的,我是第七代。”馕店第七代打馕师吾买尔江·吐地介绍说。因为名气大,来喀什游玩的游客大多都会来这里打卡。吾买尔江·吐地笑着告诉记者:“我们这里平均一天能卖出1000多个馕,旺季的时候更多,还会向全国各地发快递。生意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很骄傲。” 

“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馕店。人民网记者 马那甫摄

“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馕店。人民网记者 马那甫摄

  老茶馆是喀什的地域文化特色之一,人们在这里品茶吃果、听歌赏舞、交流社交,用这种方式传播信息,延续着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古城景区吾斯塘博弈依老茶馆的建筑风格独特,极具地域特色。进入茶馆,你会发现里面的装饰同样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墙上挂着各种传统的物件和绘画,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虽然已入冬,但老茶馆里依然十分热闹,每天都迎来天南海北络绎不绝的茶客,人们在这里驻足歇脚,品味在古丝绸之路上流传千年的茶气茗香。

在百年老茶馆品茶吃果的游客。人民网记者 马那甫摄

在百年老茶馆品茶吃果的游客。人民网记者 马那甫摄

  除了品茶食馕,喀什也是个美食荟萃的地方。汗巴扎的夜市各色美食琳琅满目,羊肉串、烤包子、手抓饭、酸奶粽子……各种美味香飘四溢,引得食客们纷至沓来。据了解,在饮食上,面食、药茶、粽子等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从各地传到喀什来的。

汗巴扎的夜市景观。人民网记者 道日娜摄

汗巴扎的夜市景观。人民网记者 道日娜摄

喀什有着“歌舞之乡”的美誉,一千年前喀什歌舞就传到了中原。隋唐时代,喀什的音乐和舞蹈誉满长安。喀什古城的乐器巴扎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乐器,不仅有东方民族乐器也有西方乐器。“这是都塔尔,这是弹布尔,这个叫艾杰克……”民乐店的老板麦麦提吐尔逊·阿巴伯克日边介绍边对记者说:“我从小就学这些乐器,这些都能弹。”他不仅是一位音乐高手,更是一位手工艺人。“这里大部分乐器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我会做十多个民族的乐器,也带徒弟,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的徒弟。”这不到80平米的民乐店便是喀什各民族文化交汇交融发展的生动体现。

喀什古城乐器巴扎里的一角。人民网记者 马那甫摄

喀什古城乐器巴扎里的一角。人民网记者 马那甫摄

在喀什古城东门阿热亚路的“古丽的家” 做客,体验新疆民俗风情是件妙事。“古丽的家”这栋民居分上下两层,一楼是民俗文化展示大厅,二楼被改造成不同风格的民宿客房。楼上楼下的长条桌上摆放着核桃、红枣、葡萄干、馓子、西瓜等,游客们坐在桌旁,一边喝茶,一边欣赏歌舞表演。每当最后一个节目的时候,这里的姑娘小伙便邀请所有在场的朋友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在此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同度过这美好时光。

在古丽的家欣赏民族歌舞表演。人民网记者 马那甫摄

在古丽的家欣赏民族歌舞表演。人民网记者 马那甫摄

这座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繁华与辉煌的古城,历经千年弦歌不绝,用它热情、开放与包容,继续书写着各民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责编:彭静、邓志慧)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