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3日18: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图为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军在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研讨行现场交流会上发言。
一、“微网实格”治理的主要工作
2017年以来,成都市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变化,创新推进党建引领社区网格管理服务,推动社区治理向网格治理转变,推动社区治理行政逻辑与自治逻辑融合,以社区微网格为最小单元,以“微网实格”治理为重要抓手,系统性整体性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在微网格织密健全、治理力量在微网格高效协同、服务资源在微网格集成落地、风险隐患在微网格敏捷处置、群众评价在微网格及时感知,探索打通超大城市治理“最后一百米”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新路径,激发共建共治共享新活力。
(一)坚持党的领导,构建一贯到底的改革推进体制。着眼加强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市委成立由书记担任负责人的基层治理议事协调机构,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秩序与活力,以“微网实格”社会治理机制改革为承载推动“党建引领、双线融合”,着力实现优服务惠民生的“幸福高线”与防风险保平安的“安全底线”有机衔接。新一届市委用两次全会研究决定,市人大审议成都市“微网实格”工作,市政协全过程民主协商监督,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负责的“微网实格”治理工作专班,下设7个内设工作组,统筹组织、政法、社治、民政、住建等党政部门力量,形成了高位推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改革态势。
(二)坚持整体构架,构建分级覆盖的网格体系。适应超大城市精细治理敏捷治理需要,坚持划网格、建组织、优职能一体推进,构建起社区总网格、一般网格(居民小区)、微网格(楼栋、院落)和专属网格的“3+1”体系。着力重构网格单元,以社区为单位设立社区总网格,在优化整合一般网格基础上,按照尊重历史管理沿革的原则和服务管理30至100户居民或商家的标准划分多个微网格,以商务楼宇、各类园区、集贸市场、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体设置专属网格,基本实现了区级指令快速完成宣传组织动员。同步织密网格组织,全市组建网格党组织(党小组),选派机关党员下沉服务无党员的网格,形成“社区党委—一般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
(三)坚持系统观念,构建有机衔接的改革生态。以创新性政策制度和突破性改革措施,系统性推进“微网实格”治理原创性原动力改革。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印发了《关于深化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机制的实施方案》总体文件,相关职能部门跟进出台20余个配套文件,形成系统完备、衔接有序的政策制度体系。强化“网格是责任区”的意识,通过深化镇(街道)明责扩权赋能和村(社区)减负提能增效改革,厘清了部门与属地管理责任划分和工作边界;制订了“微网实格”治理工作闭环方案、积分管理办法、微网格员队伍职责清单等制度,理顺了“微网实格”治理体系运行中的权责关系。
(四)坚持智慧治理,构建纵横联动的治理平台。建立“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有效打通后台业务流程和数据壁垒,实现智慧城市与基层治理的融合互促。优化拓展城市服务总入口“天府市民云”APP功能,集成市县两级生活缴费、交通出行、信息查询等多项便民服务,仅高频生活类服务事项就让市民少跑路8000余万人次,市民满意率保持在92%以上。通过建立网格上报事件闭环处置机制、12345热线派单事件分流办理机制,提升“微网实格”24小时内回复处置率达90%以上。打通“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与各级城运平台的数据交换通道,将人防服务、下沉力量等数据信息补充进入城市数据资源体系,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实支撑。
(五)坚持赋能增效,构建要素集成的保障机制。始终鲜明抓基层打基础的导向,着力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为“微网实格”广赋能、添动能、增效能。做强网格队伍,按照“专兼结合、多元参与”的原则,推动市县两级行政力量和基层力量进网入格,发动在地党员、小组长、退休人员、退伍军人、热心业主等居民骨干担任微网格员,引导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为主的“蓉义卫”平安志愿者参与网格治理,有效壮大了“微网实格”的专职网格员力量支撑。强化经费保障,整合每年为村(社区)拨付的社区发展治理保障激励专项资金、镇(街道)和村(社区)自有资金,通过“微网实格”问民需办民事,既提高资金使用效度,也强化网格引领群众能力。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微网实格”治理重构了超大城市组织动员体系和基层治理构架,成为成都“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的标志性工程。目前,全市已构建形成“3+1”“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即社区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和专属网格,选优配强(微)网格员。“微网实格”体系建立运行以来,已采集涉民生、安全等领域基础信息1200万余条,上报处置网格事件200万余件。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正逐渐成为成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有效抓手和有力支撑。
二、“微网实格”治理的下步打算
伴随着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的纵深推进,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工作要求,我们梳理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在镇(街道)、村(社区)层面还缺乏指导具体实施的制度规范;共建共治共享还不够充分,个别部门行业资源力量进网入格的常态长效机制还不健全,网格自治力量培育还有待加强;智慧应用还不够系统,对构建丰富多元的社区服务场景还需要进行整体性思考和策划。下一步,我们主要拟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优化完善。
(一)深化党建引领。选拔政治过得硬、能力本领强、群众信得过的社区党组织成员或党员骨干担任一般网格党组织书记,推动一般网格长和一般网格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提升网格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网格党建带群建社建作用,引导推动各级网格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实现网格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二)优化工作体系。优化构建社区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和专属网格“3+1”治理体系,推进居(村)民小组、小区(院落)、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与一般网格统筹优化、融合设置。优化“微网实格”与居(村)民小组的相互关系,促进网格员(长)与居(村)民小组长整合使用。推动专属网格全行业、全领域覆盖建设,强化专属网格与社区网格协同联动,切实发挥专属网格作用。
(三)推动网格营建。鼓励以一般居民小区、院落网格为单元,挖掘培育居民所需的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网格自组织,推进自治管理、自我服务。完善一般网格阵地空间功能,丰富网格内专业服务和生活服务,重点聚焦网格内特殊关爱人群,开展关爱服务,多渠道实现网格内的“民生高线”。探索推进网格分类治理,重点推进小区类、院落类、街区类、楼宇类、园区类等不同类型的一般网格进行分类治理,因地制宜开展网格治理服务。
(四)强化智慧应用。建立人口、(微)网格、房屋、特殊人群等各类基础数据自下而上动态更新机制,实现跨层级跨领域数据协同管理,强化现有数据赋能和场景应用。鼓励运用微信群、小程序、APP等多种便捷方式,搭建广大市民与微网格员线上沟通桥梁,强化民呼我应、未诉先办,推动在网格体系内实现治理事件处置“微循环”。
(五)促进队伍提能。持续推动公安、城管、应急、卫健等机关干部和燃气、电力等企事业单位力量下沉网格,建立常态长效运行机制,确保下沉人员下得来、管得住、用得好。制定网格团队培训和领头人培训计划,组建“微网实格”社会治理专家智库,强化对各级“微网实格”治理力量开展分级分类实战培训。
(六)强化工作保障。聚焦“微网实格”治理网格赋能、事件处置、专项行动、督导考核等方面,加快优化健全相关制度文件,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推动各级各部门力量、资金、数据、政策下沉网格,强化对网格营建建设的经费支持,鼓励社区发展社区社会企业、设立社区基金,多渠道筹措网格营建资金,提升网格营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关链接: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